刚才坐一北京师傅的车回来,我再次感叹北京人真的很能培养孩子,也很愿意培养孩子。是那种托举式的,用尽我成全你的思维方式。他跟我说,自己拉网约车最后一笔钱也要让孩子成才成人。 说的磅礴壮观。 他一路上跟我说着孩子今年毕业了,雅思7.5直接去德国读书了,我说:“德国?那可是最不好毕业的国家啊,而且未来基本要留在那里发展的,以后您看见孩子的几率就很少了。您不怕他不回来吗?”他说:“送出去也没打算让他回来啊,学点真本事,就算尽了最大的孝顺了,死之前能回来,给我找个地方埋了就成。” 我说您可真想得开,司机师傅说,不是想得开,是从意识里本就是这样的。 我才知道那个意识里觉得他很不寻常的我,想法是有些落后的。 司机师傅还说,那些指着养老的都自私,培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老的,是让他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学真本事来的。他说北京人都这样。一辈子为了孩子能吹吹牛逼,比家财万贯都值。 其实我并不能确定是不是所有北京家长都抱着同样的意识去的。一种不计回报的托举,一种站在肩膀上看世界的托举。为什么是托举呢?司机师傅说,别说奉献那话,听着怪惨兮的。 不过,北漂了8年的我,身边同事朋友中最自洽和松弛的还真都是北京的。其他的朋友也都很美好,奋进,但大多数还是会带着一种“家族责任感”,一种“不得不”的奋力和倦怠。#北京滴滴司机 #北京教育 #北漂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