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凌晨2点,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像好久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高中的时候兜里连一百块都没有却敢和朋友在一个平凡的周日坐高铁转大巴公交来到南澳,上岛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那天的晚霞很美,最后一班出岛的公交车也已经走了,意味着那个周日晚上回不去了而明天周一还得上课,索性请了假东拼西凑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民宿过了夜,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起床去北回归线沙滩等到了绝美的日出,也许这就是勇敢的礼物。 七年后的又一个周日,我又回到了这里,仅仅是因为吃完夜宵后的一句,走吗?好久没有这么疯狂过了,但这次却不一样了,可以和朋友们深夜十二点开着车上岛,虽然过桥费96确实没有公交车8块钱来的划算,民宿找了一家可以不用去海边就能看到日出的民宿,一切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 踏出电梯门的那一刻,就被烟花的爆炸声吸引,正前方又正好是一扇窗户可以完美的观看这场不知为谁而燃烧的烟火,我就当是南澳送我的又一次礼物吧。 这样的经历是难得的,朋友们从明天见变成了明年见,不知道下一次疯狂会是什么时候,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依旧上班,依旧吵闹,依旧心烦,可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就算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至少,人生就像一本书,我的这本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而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霜染城砖,再忆好汉行》(7) 凌晨五点的北京仍浸在夜色里,寒风卷着细碎的霜粒打在车窗上。旅游大巴载着满车期许,驶向军都山深处的八达岭长城,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雄关的轮廓终于在熹微晨光中浮现。 站在登城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的古训仿佛在耳畔回响。这处明长城的精华地段,两峰夹峙,地势险要,自古便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的说法。我们按计划从熊乐园登城口乘滑车而上,金属轨道在晨雾中延伸,很快便抵达北4楼的好汉石。 踏上城砖的刹那,心潮瞬间澎湃。城砖被岁月磨得光滑,昨夜的寒霜更添几分湿滑,两侧游客紧扶城墙扶手缓缓前行,偶尔有人脚下一滑,引得周遭轻声惊呼。凭垛远眺,城墙如巨龙般在峰峦间蜿蜒,关外是苍茫群山,层林尽染;关内则可见村落星罗,道路如带,与记忆中39年前的景致重叠又分明。 烽火台的残垣间,似乎仍能窥见戚继光督建长城时的身影。这处历经北魏"畿上塞围"到明代加固的军事屏障,曾见证过秦始皇东巡、康熙帝亲征的浩荡,如今又迎来世界各地的游人。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妇正扶着老人拍照,孩子举着风车在平缓处奔跑,与拥挤却有序的人潮构成鲜活的图景。 行至北6楼,前方的陡坡愈发难行,拥堵的人群几乎停滞。抬腕看表,距导游约定的集合时间已不足一小时,登顶北8楼好汉坡的计划终究要落空。八达岭长城的好汉坡因顶峰矗立着刻有毛泽东主席《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而得名 ,这也是我们童年课本里的经典记忆。未能登顶北8楼的好汉坡,心中不免遗憾。同行的老友笑着摇头,我们在"好汉石"旁并肩留影,鬓角的白发在风中微扬。 折返途中,指尖抚过城砖上的斑驳痕迹,忽觉遗憾淡了许多。39年前,我们风华正茂,曾一口气冲上好汉坡,彼时眼中只有征服的豪情;如今虽力不从心,却读懂了长城不止于"好汉"的豪迈,更藏着岁月的宽容。 离园时,朝阳已洒满关城。这处接待过五百多位国家元首的"外交丰碑",此刻在晨光中静静矗立。霜染城砖,鬓染风霜,虽未登顶,却读懂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深意——那份豪情从不限于抵达顶峰,更在于历经岁月仍心怀热望的前行。2025年10月18日中午@济民有感于北京八达岭长城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