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我们,放过自己! 你太操心谁,谁就会成为你的难题。不要死盯着你的孩子,不要非要让孩子听话,不要一天到晚念念念催催催。你一天到晚对孩子念念念催催催,这看似是责任,但在佛法看来,它却是一个强大的心念之咒。 万法由心生,你的担心不是爱,而是负面能量的发射。当你不断操心时,你发射出去的是恐惧、是匮乏、是不信任。你以为在保护孩子,实际上是在用你的业力去捆绑和定义他。这种操心不过是负面情绪的叠加累积,它不会滋养任何生命,只会增加彼此的怨气和执着。长期如此,不仅折损你自身的福气,更会掠夺孩子自身的灵气。你用自己的担心堵塞了孩子自我成就的通道。 佛学讲自业自得,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自带的口粮和自有的因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他的未来不是靠你浅薄的经验可以完全规划的。你的过度操心是在不信因果,不信宇宙的平衡。作为父母,我们只需尽力做好引导和陪伴,播种善因,至于结果就要学会随缘和尊重命运。 真正的放手是承认孩子与你一样都是在完成自己的生命功课。你需要做的是关照好自己的内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当你的心境平和,福报具足时,你的场域自然会庇佑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种无相之爱,爱这个纯然的生命本身,而非爱那个我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过分操心就是一种我执,是不信自己,不信孩子,不够豁达,也不够勇敢。你执着于孩子必须听话,必须优秀,这种执着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对孩子适当的放手才是最高级的慈悲。请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自己去体验,去跌倒,去爬起。你不是他的设计者,你只是他的渡船人。当他能独立航行时,你就要学会收浆。 最终的修行是放过孩子,也是放过自己。只有真正放下心念的捆绑,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每日主题分享 #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经验是最好的教科书 #人生中的课堂 #读书能治愈心灵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3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