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苏轼的诗词史,就是他的人生史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立冬的诗词《赠刘景文》,妙,一语道尽深秋初冬北京的绝美。 初冬的北京有些冷,是夜,读着张辉诚老师为《苏东坡新传》写的序“寻找李一冰”我心中有深深地暖流,被深深地感动和打动。 李一冰老师身陷囹圄之时,开始写作这本书,苏东坡就是他那时的光与暖,他靠着这个精神偶像的引领,四年狱中及出狱后,八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用心与血铸就这篇绝世传记,也可以说他是我手写我心。所以,苏东坡于他有太多的感同身受,也因此,他把苏东坡这千古奇人写活了,写进了我这个苏东坡铁粉也热爱诗词的小女子的心巴里。 余秋雨曾评价此书:是文学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李一冰老师以苏轼创作的诗词为主线,旁证博引很多北宋的文化与时局史料,将苏轼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再现。 苏东坡,千百年来,他从未曾离开,他一直在,他、他的诗词和他的精神一直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他身后,关于他的书,层出不穷,这本书,就是一部凸显东坡文化的精神史,一部诗性人文之书。 苏轼的生命触角无所不及,他的生平,被冠以的“家”数不胜数,可以说是集万千美名于一身。身后粉丝无数,宋孝宗、 大清乾隆帝都是苏粉。 苏轼的锦绣诗词,让我们跨越千年与他相遇,打开他这百科全书式人物的精神世界。 先生用东坡诗:“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清闲如啖蔗”开启了独树一帜奇妙的苏轼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雨落成诗,诗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在“失意“中提纯”诗意“的多核的人生智慧。苏东坡,他是一个多面的人,当鲜花与掌声响起时,他激情地高声放歌;当艰险与困顿来临时,他低沉地浅声轻吟…… 这百转千回、下降升腾、浮浮沉沉的一路上,他看透繁华与落寞,密州黄州超然物外,惠州儋州躬身入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从历史的积淀中托举映照未来的灵性之光。 如果你的人生正在低谷、前路坎坷,就读读苏东坡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生命中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应该是自己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我们要学会欣然接受并面对。 我非常喜欢苏轼的词,但更喜欢的是他身上的烟火气,他的正直善良和重情重义,他那个千古旷达的有趣而丰盛的灵魂。#读书 #苏东坡 #文学 #诗词 #人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