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内能学习 3️⃣要点✅ 一、 内能的本质:“分子广场舞” 1. 来源回顾(分子动理论): · 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动能。 ·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 分子势能。 2. 内能定义: ·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核心比喻: 就像一个体育场里所有人在开“集体广场舞”,大家的“扭动能量”(动能)和“拉扯能量”(势能)加起来就是总“嗨”能量——内能。 3. 重要结论: ·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广场舞变迪斯科)。 · 物体状态改变,内能也改变(队形变了,势能变)。 二、 内能的运用:“吃货的能量学” 1. 热量 (Q): · 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 强调: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 2. 比热容 (c) - “吃货属性”: · 定义: 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 生动讲解: · 比热容大(如水): “大胃王”,吃很多“热量”才升温一点。(升温慢,降温也慢) · 比热容小(如铁): “小鸟胃”,吃一点“热量”体温就飙升。(升温快,降温也快) 3. 热量计算公式:“吃货公式” · 公式: Q = c * m * Δt · 形象解读: · Q (总热量): “一共吃了多少卡路里?” · c (比热容): “每个人的食量/消化能力”(物质固有属性)。 · m (质量): “吃饭的人数”。 · Δt (温度变化): “体温升高的度数”。 三、 内能的转化:热机——“四冲程运动会” · 核心思想: 将燃料的内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机械能。 · 四冲程工作原理解析(以汽车发动机为例): 1. 吸气冲程: 开门迎客(吸入燃料混合物)。 2. 压缩冲程: 挤压准备(活塞压缩混合物,机械能→内能)。 3. 做功冲程: (最关键的一步!) 点火爆炸(混合气燃烧,内能→机械能,推动活塞做功)。 4. 排气冲程: 清场送客(排出废气) #物理#初中物理#学习#热门#物理启蒙 @抖音小助手@DOU+小助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