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水凝胶制备方法 第一步:材料准备与溶液配制 原料选择:选择高纯度的医用级或研究级海藻酸钠粉末。根据应用需求,可选择不同分子量和古洛糖醛酸(G-block)含量的海藻酸钠,这会影响最终凝胶的强度和成胶速度。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海藻酸钠粉末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此过程需要在持续搅拌下进行,例如使用磁力搅拌器,以防止粉末结块。海藻酸钠溶解速度较慢,通常需要搅拌数小时甚至过夜,才能得到均一、澄清、粘稠的溶液。常用的浓度范围为1%至3%(w/v)。 灭菌处理:由于许多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溶液必须无菌。可采用滤膜过滤(使用0.22微米孔径的滤膜)的方式对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进行灭菌。注意:高温高压灭菌会降解海藻酸钠分子,应避免使用。 第二步:交联剂的制备与“隔离” 配制钙离子源:常用的钙离子源是氯化钙(CaCl₂)溶液。将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100-500 mM)。 关键步骤——实现“可注射性”:纯的海藻酸钠溶液与钙离子溶液一旦直接混合,会瞬间在接触界面形成致密的凝胶膜,导致混合不均,无法注射。因此,需要一种策略将钙离子“隔离”开来,使其在注射前不与海藻酸钠接触,而在注射后能迅速释放并引发交联。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微囊化技术: 将氯化钙溶液与另一种不相溶的溶液(如油相)混合,在高速剪切和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微米级的钙离子液滴。 另一种更精细的方法是制备柠檬酸钙或碳酸钙等微溶性的钙盐颗粒。这些颗粒在酸性环境下稳定,但进入中性环境(如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会缓慢释放钙离子。 #实验#医工交叉#材料科学#制作过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