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46
《“高考状元”到“假院士”:一场皇帝新衣式的学术狂欢》 ——————————————— “我们正在核查。” 11月21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的这纸说明,揭穿了一场持续多年的荒唐戏码。就在两个月前,郭伟还顶着“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头衔四处活动,如今这个光环正像泡沫一样破裂。 江苏科技大学的处理快刀斩乱麻:解除聘用,报警处理。但比处理结果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骗局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从“陕西省高考状元”到“师从已故院士”,从“海外顶尖学府”到“国家重大人才”,一个人的简历怎么能假得如此彻底? ——————————————— 这场闹剧让人想起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衣。 郭伟就像那个赤身裸体的皇帝,在学术圈招摇过市多年。而周围那些鼓掌叫好的人——是真没看出来,还是不愿戳破?当“海外院士”成为装点门面的羽毛,当“高考状元”变成抬高身价的筹码,我们是否都成了这场骗局的共谋? 更讽刺的是,这位专攻纳米材料的学者,最终在自己搭建的虚假纳米世界里现了原形。 ——————————————— 学术造假的新闻年年有,但郭伟案例的特殊在于它的“全方位造假”。 通常的学术不端,无非是论文抄袭、数据篡改。而郭伟却开创了“简历全盘虚构”的新模式——从求学经历到师承关系,从人才头衔到国际荣誉,几乎每个光环都要打上问号。 这不禁让人怀疑: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是不是“看起来像院士”比“真的是院士”更重要?当高校热衷于用“院士数量”来装点门面时,是不是在无形中催生了这种量身定制的“皇帝新衣”? ——————————————— 俄罗斯工程院的核查来得有点晚,但终究还是来了。 这个总部在莫斯科的机构,恐怕也没想到自己在中国的“院士”市场上如此受欢迎。近年来,各类“境外院士”头衔在国内大行其道,其中多少是货真价实,多少是各取所需? 其实要识破这类骗局并不难——查一下周惠久院士的弟子名单,问一下卧龙岗大学的校友录,核实一下洪堡学者的档案。但为什么这些最基本的核实,在郭伟风光之时全都缺席了? ——————————————— 学术的尊严,从来不是靠头衔堆砌的。 当我们在为“院士”数量欢呼时,更该问问这些头衔背后,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 他骗由他骗,底线不能丢。 #涨知识 #每天跟我涨知识 #创作者扶持计划 #知识科普 #原创视频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