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80获赞313

确实是个重磅消息啊,而且又有新的变化,这条政策如果落地,肯定会影响咱家孩子未来五年的学习规划。北京中考小四门将不再进入中考成绩,这个大家最近在传的事,除了官方的那个文件还没有发,北京家长几乎全在开学家长会的时候知道了,而且内容高度统一啊。 所以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咱们就不讨论了,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现在只说说,若干年后全国都要跟北京一样,孩子的机会在哪?先看看北京的通知啊。一、生物、地理、化学、历史。中考不再考察,不计入中考分数。二、 道法改为开卷考试。三、只有语数、英物道法、体育进入中考成绩就几乎回到了二零一八年北京中考满分五百八的那个时代啊。四重点来了,小四门在初中只是不进入中考成绩,但是该学学该考考,他的考察方式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也就是 我们说的会考。没有具体的分数啊,按照一百到零分,分别对应 a、 b、 c、 d 四个等级,孩子在会考时取得及格,也就是 c 或者以上的成绩,才能拿到毕业证参加中考。好了,消息就这么多, 很多家长一听说,这不是我们当时初中的那个考试模式吗?很好啊,科目减少了,孩子的负担就减少了,上高中就更容易了。可别瞎说啊, 科目确实减少了,但是不代表上个高中更容易了。上一个视频我说的很清楚啊,中考科目减少并不一定对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普娃。我说的稍微偏激一点, 这次中考的改革方向,几乎就意味着,那些以前纯靠努力学习踏实,但是脑子相对没有那堆学霸好使的学生,可能上个高中更难了。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啊?小四门是大部分普娃的提分结晶,但是他也是那堆理科学霸的负担,减掉 小四门是对学霸们的减负,学霸们现在没有负担了,一身轻松可以专攻主科了。那普娃呢?以前主科我拼不过别人拼一下小四门,把我的整体分数拉上来,说不定还能上个市重点。现在直接跟学霸 pk 语数英物。而且你看啊, 传统的三大文科,历史会考、地理会考、道法,开卷需要必须靠记住才能得分的板块,除了语文的文言文、古诗词,字音字形,还有英语的单词,几乎就没有了,就好像给那堆偏理科的孩子开了一溜的绿灯。所以啊,这次中考改革的底层逻辑大家看清楚了吗? 八个字,重视理科,科技兴国。再说一个北京今年刚刚发生的趣事啊,四中的一个老师在竞赛群里摇人,要参加高中的比赛,结果发现以前初中那堆获过奖的大手子们,有一半连中高都没有上。再结合一下本次改革,家长们呐, 孩子以后该往哪个方向使劲应该很清楚了。打开门的事咱们说完了,现在我说点把门关上才能听到的,我尽量说的隐晦一些啊,要不这个视频你就看不到了。 你说,如果两个孩子中考的分数一样都挺高,但是化学生物一个是双 a, 一个是双 c, 重点高中只有一个录取名额的话,他会录取谁呢? 或者那对传统的强校啊?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除了看中考成绩,还会不会看点别的呢?我不知道啊,我什么都没说。等二零二五年第一波北京的小白鼠们上岸,大家拭目以待。有事评论区找五哥。

现在中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北京试点,全国很快就会跟上,成都已经开始实施了,从九大类的全科考试到现在拆分成了小四门,大四门各位应该关注过吧,什么意思呢?就过去是九科全考在中考,现在呢,是拆成了大四门, 语文、数学、英语,还有一个物理。很多人对这件事情意义很大,说就应该把英语干掉,把历史留下,对吧?你怎么能够把英语留在这呢?你把历史干掉了,国人不懂历史怎么能行呢?其实很多人不太懂啊,未来文史可能会联合,因为文史是不分家的,文史它是不分家的,也就是你的历史好,间接等于你的 语文好,你语文好,你历史百分百差不了,他是一个联动学科,所以不需要把历史单独的装进来。第二个,很多父母就觉得,哎呀,我们爱沃尔玛, 我们的国语才是第一语言,对吧?我们不需要去把英语学好。那么各位,我们有没有很深度的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十年前英语培训很多,今天英语培训没了?不能说没了吧,相对少了很多。满马路的学而思,满马路的里昂,满马路的疯狂英语,满马路的 华尔街,现在好像没有那么多英语机构,不是因为 ai 和同声传译逐渐的开始平替掉了,我们很多的语言是工具的眼神。不是的,是源自于目前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人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他不需要全民普及,只需要一部分人掌握。就像深圳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更多的人,干嘛富起来? 那么很多人问老师,那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学英语,就包括说分流了之后啊,我觉得英语不必要留着,其实人就两种,第一种抱怨,第二种跟上,就这么简单,你要么就吃时代红利,要么你就抱怨,就两种人啊。我觉得各位,我们还是要去认真的对待英语这个课题, 因为 ai 也好,同声传译也好,你不可能咱俩坐一块,中间摆个机器,你说咱俩能成朋友吗?不可能的,我跟你想成为掏心窝子的人,你跟我说点心里话,我还得等他传过来完了我再理解你此刻的感受,你眼泪都擦干了我,你挺不容易的,说实话,这件事他不太靠谱。第二个,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的高精尖人才,英语是必备精,你包括我们现在所有使用的软件背后的 编码全是英文,它是英语环境所延伸出来的产品。很多人说,老师,我不喜欢老外,我不喜欢美国,我没关系,你可以讨厌,我也不喜欢。但是语言是无罪的,语言被创造了,它是属于世界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你不要去排斥第二语言和第三语, 这个对他的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说句不好听的,这可能是未来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把,实现阶级跨越的一把钥匙。所以他是加分项,他绝对不是减分项。并不是说小四门不考了,小四门也考,只是小四门变成了会考,他没有一个独立的评定标准了,他是会考四门, 做 a、 b、 c、 d 四个等级鉴定就可以了。那很多父母问老师,这种教改对孩子的帮助是什么?就是你仔细去看一下各省的考试的见分标准你就明白了。英语现在的占比是四比六,六十分的卷面分,四十分的什么听力,就是他在对你的表达综合要求在提高,而不是只要求你笔下的一些。你包括物理有十五分是占到 了这个实验分的,就是你要去做社会实验,也就是过去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低水平的背诵阅读,死记硬背。过了孩子要增加他的什么综合实践、劳动能力以及艺术能力,这些都会纳入到未来的中考的一个参见标准当中。 也就是这个孩子不能只会学,他除了学的背后他得会动,学而动他得能动起来,动不起来他的学是死的。

这回真的是重磅消息了啊,实锤了。半个月前我说他的时候,评论区还有一堆后知后觉的家长说,啊,这不可能,你这是谣言,我家孩子就在北京上学,怎么没有通知呢?真的啊,我只能说咱家孩子的学校可能卡位不太够,或者是区里分批开会的时候,咱家孩子的校长去的晚。 就在今天,北京市教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官宣二零二五年中考生物、化学、历史、地理将不再进入中考成绩,改为学业性考试。而北京又是全国的风向标,他要是这样,全国各地就不远了。 外地的家长也很开心啊,说这是好消息,别急,凡事皆有代价,任何改革都有明显的上层导向,不会胡改的啊。我们先好好分析这次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一,双姐是真的不再是喊喊口号,而且对于未来什么样的人能上高中给了明确的暗示,双姐减了三年,说好的减轻负担,结果初中九科进入中考成绩门门都是 科,减哪去了?所以,对于百分之百的学生来说啊,这个政策发布以后,再加上十月十五号的那个教培新政,负担确实减轻了,不用再认真学习那么多学科了,睡眠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好消息,但是对于百分之六十的家长来说,他确实一个晴天霹雳。 政策刚刚发布不到十分钟,我在的那几个北京妈妈群里就炸开了,国哀嚎一片啊。很多家长抱怨学科多,孩子累,但是你不能否认,小四门的提分可比三大主科快多了,因为他跟孩子的脑子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是最公平的学科,买本好教辅或者跟着一个好老师,再加上大量的时间投入,很容易就能把分数提升到优秀线。我大侄女就是今年刚刚参加完的北京中考,数学才八十多分,但是还是上了个是重点,靠的就是小四门的接近满分拖了一把,有很多数学物理满分的竞赛生都没干过他。所以虽然小四门 很不受家长待见,但他却能让很多努力有余,学习踏实,但是脑子相对没有那堆顶尖学霸好使的普娃有了很大的机会。以前主科不好,孩子还能拼拼全科上个市终点,二零二五年以后只剩下唯一一个竞争标准了。脑子 还有一点啊,考试科目的减少,肯定会导致主科的考试难度直线上升,把所有人都赶到了主科里去竞争。双检确实在,但是物物分流的政策也还在,要是在主科上不弄出点区分度来,拿什么分?评论区里问问青岛的家长啊,那不是一分一操场,半分就得一小区 第二留下的几个学科又近一层的暗示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啊。语文不用说了,母语减谁都不能减他。数学是一切理科的基础,不能减英语,这是国家免费给大家的一个福利。现在你觉得他没什么用,等你以后上了大学考研之后 就知道他有多重要了。道法也叫政治啊,别问在某些国家,道法高于一切。如果真的有一天中考只剩下一科,那也绝对是道法,不能是语文。最后物理这个学科的出现就很暧昧了,同样是重要的学科,还能兼顾着培养民族自信心的历史,为什么没有入选?而且你看啊, 传统的三大文科,历史会考、地理会考、道法,开卷需要必须靠大量的积累才能得分的板块,除了语文的文言文,古诗词,字音字形,还有英语的单词,几乎就没有了, 就好像给那些偏理科的孩子开了一溜的绿灯。如果还有不懂的家长啊,再加上这张新高考的选科组合表,明白了吗?所以啊,这次中考改革的底层逻辑大家应该看清楚了,八个字,重视理科,科技兴国。所以转了一大圈十几年的改革,家长们发现又回到了咱们当年上学的那个状态, 玩命的卷语数英还有物理双检之后啊,我没有听说过初中数学英语有不及格的情况,但是中考取消小四门以后肯定会再次出现。如果家里有晚熟的在主科优势不是那么明显的孩子,特别是理科,差的上点心吧啊,有事评论区找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