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652.2万获赞5521.9万

刚刚洗完车啊,今天咱们一定到底着重的讲解一下雅马哈二六怎么去变年份,怎么避开买到改年份的坑。请你看到最后帮我点个红心,加个关注, 我来告诉你怎么避免这些坑。在咱们面前是一台一六年准一六年末代的雅马哈二六,从零八年到一六年,外观上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只有很轻微的一些细节 有所改变,你如果不着重的去观察他,你是会发现不了他有啥细节改变不一样的啊。 咱们先从最基本的看起,你像这个车架号,还有这个贴纸都是可以改的啊,这一台是之前做过手续啊,还有这个年份的那个铝制名牌,人家 车主卖的时候就把这些弄下去了啊,有一定的原因人家不愿意把这个送给咱啊,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你比如说这些 刹车油管,还有这些减震头,还有这个上减龄头,还有这个机油盖,从零八年到一六年都是有一些小改动的, 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后换的啊,这些都是可以更改的,所以说如果我去看这一台有没有改年份的话,这些我都不会去看啊。接下来咱们就直击要害啊,直接直击要害,首先第一个就是看他左侧后拼叉这个年份贴纸啊, 看他这个年份贴纸,这个年份贴纸呢是从二零零八年到二零零九年,这个贴纸是白色的,从一零年开始以后一直到一六年 末代车型,他是这个黑色贴纸,这个贴纸他是造不了假的,可以看很清晰的看出来这有二零一六的年份, 你比如说这张贴纸,他原厂的贴纸,原厂的工艺,你是怎么 k 都 k 不掉的啊,无论你用手怎么去破坏他,他都会掉不了,他只会一点点像一些碎屑一样往下掉,你看他,你是整张撕他根本就撕不下来的。 嗯,除非你用工具或者是某种药水恶意的去改动这些,他才会掉啊,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区别,年份一个小常识。 还有就是看看这个右侧后平叉内侧,这里也有钢印,这里也有年份的钢印, 看不太清楚, 我尽量聚焦一下。 嗯,还是看不清楚。哎呀,可以看出来了,一六啊,在上面跟现在就可以非常清楚了,这是个一六年的生产的配件。嗯, 其次啊,就是看他的轮毂,轮毂一六年确认无疑,一六这个东西都是没没有办法去造假的啊。 剩下的然后就是看他这个你像后减震这个部位啊,他上面也有年份贴纸,但是很不清晰, 你要想看的话很难啊很难。还有就是这个主车架下面这个油箱下面也是有年份的啊,但是这一台我已经确认过了,确实是一六年的, 由于我个人一个人手机拿着手机,所以说没有办法去给你们展示去坦然这个油箱了。还有就是最后一个这个位置,可以看出来 他是一个一五年下半年生产的配件,所以说这一台准一六的二六是确认无疑的, 你要想区别这个年份,主要是看这几点就可以了,你比如说那些刹车管,嗯,减震头,年份贴纸,车架号,这都是可以改动的,唯独这几 一点如果再有变动,那就说明他必是一辆改年份的车啊。行,剩下咱们接下来就看看这个末代雅马哈二六着车成了。 呃,电瓶有点亏电啊电瓶有点亏电,原装排气。 哦哦哦哦哦。 发动机是非常安静的啊。发动机是特别安静。

上期视频说到雅马哈什么都造,就是不造汽车,自媒体疯传说是丰田为了限制雅马哈,不惜入股雅马哈,还签下了秘密协议,不允许雅马哈造汽车。听着是不是有营销号那味了? 没错,睁眼说瞎话,雅马哈不造汽车这事怪不到丰田头上。其实啊,跟本田倒是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能要问了,本田怎么 怎么就毁了雅马哈的汽车梦呢?这还得从雅马哈的发家史说起。雅马哈靠修钢琴起家,后来发现造钢琴那是更赚钱, 造琴的同时呢,一不小心又掌握了木工技术,所以呢,又造起了家具。就这样,雅马哈是一路跨界,点亮了各种技能术。直到一九五五年,雅马哈闯入了一个新世界,开始造摩托车。雅马哈是典型的强迫症,每干一行呢,都想要拔尖,然而当时 本田就是摩托车界的灭霸,雅马哈跟在屁股后面玩命追了十几年,只爬到了日本老二的位置,连老大的尾灯都看不到。在一九七零年,本田的销量那是雅马哈的三倍。到了七十年代末,本田一拍屁股造汽车去了,还下了血本。本田造车缺钱就从摩托车事业部去拿 区,别人就从摩托车那掉人,本田的摩托车事业彻底被晾在了一边。那雅马哈一看,当老大的机会来了,就像是见了血腥的鲨鱼,雅马哈疯狂的撕咬本田,玩命推出新的车型。 七十年代初,雅马哈还只有十八种车型,而本田有三十五种,等到一九八一年,雅马哈达到了六十种,而本田呢,也就六十三种。雅马哈这冷布丁一记重拳给本田干了一个跟头。这一年,本田摩托的市场占有率从顶上 时期的百分之八十五降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而雅马哈由之前的百分之十增加到了百分之三十七。做梦都想当老大的雅马哈,这时候已经是沙红了眼,什么也顾不上了。雅马哈为了进一步的扩张,甚至疯狂举债来建设新工厂, 雅马哈小算盘打的那是啪啪的响,要是年产达到一百万台的新厂,建成总产量那是将近四百万台,远超本田产量。要是都卖出去,这雅马哈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百分之六十。到那时候,雅马哈就是名正言顺的老大。 一九八二年,雅马哈董事长小池就给员工打鸡血,说一年内雅马哈要在日本摩托车界成为老大,两年内雅马哈要称霸世界。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之前忙着造汽车的本田这时候回过神来了, 本田一上来就直接用价格战打蒙了。雅马哈一辆五十 cc 的本田摩托卖的比自行车还便宜, 你们说能买摩托车还要什么自行车呢?本田明摆着是赔本赚吆喝,但之前本田摩托给本田汽车书写,现在盈利的本田汽车反过来给本田摩托撑腰,本田愿意赔也赔得起。这一下就轮到雅马哈傻眼了, 跟着降价吧,损失太大,骤腾,不降价吧,只能认输,脸疼。而本田呢,打完价格战,又开始快速的迭代,十八个月,那是推出了八十一款新车,淘汰了三十二个老型号。同期雅马哈只推出了三十四种新车型,淘汰了三个老款, 大幅降价,快速携带本田,这双管齐下,雅马哈那是扛不住了。一九八二年,雅马哈摩托的市场占有率 百分之三十七,降到了百分之二十三,营业额前一年少了百分之五十。之前为了建新厂,那是钱都花完了,为了活下去,雅马哈只能疯狂的借钱。直到一九八二年底,雅马哈的债务 高达两千两百亿日元。在摩托车市场,雅马哈也是节节败退,银行那是吓得把贷款都停了。为了生存,雅马哈财源卖自产,能用的着都用了。 转头到了一九八三年,濒临破产的雅马哈打没了最后一点新气,终于向本田投降。经此一仗,雅马哈是元气大伤,很长时间都没缓过劲来,活着都难, 还造什么汽车呢?事后复盘,雅马哈城镇跟本田开战,那是一次重大失误。而更大的失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摩托车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连老大本田 那是都忙着转行啊,雅马哈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挑起摩托车大战。等到九十年代,雅马哈缓过劲来,再想造汽车,已经是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好奇,这雅马哈为什么不去造汽车,非得跟摩托车死磕呢?其实啊,这是雅马哈的企业基因决定的,咱们下集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