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都是破坏生态? #美食 #治愈系美食 #美味盛宴 #唯有美食与你 #烟火气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一股烟。” 当美国植物基人造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 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布朗说出这句话时,一股浓浓的 “甩锅” 味扑面而来。近年来,西方一些势力抛出 “中国人吃肉破坏生态” 的荒谬论调,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 “算盘”? 从数据来看,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据德国statistica.com网站数据,2017 年美国人均肉类消费量高达 217 磅,约合 98.4 千克,而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同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仅 26.7 千克,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即便是与常被调侃吃肉贵的韩国相比,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也低于其 2013 年的 42.7 千克。欧洲国家人均年吃肉量更是在 70 - 90 千克之间徘徊,远超中国。 再者,不同肉类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美国人消费肉类中,牛肉占比颇高,达 26%,人均年消费牛肉 25.8 千克。而中国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人均年消费牛肉仅 1.3 千克。美国巴德学院 Gidon Eshel 教授研究表明,一斤牛肉的碳排放是猪肉的 5 倍以上,且养牛占地多、蓄水量大、污染物处理难度高,与乳品、禽类、猪肉和鸡蛋相比,牛肉需要 28 倍的土地、11 倍的灌溉用水、6 倍的活性氮肥 。综合来看,在人均肉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上,美国远超中国。 西方媒体还常将中国人吃肉与亚马逊雨林被毁联系起来,声称中国对猪肉、牛肉需求增长,导致巴西等国砍伐雨林种植大豆作饲料。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指出,中国进口农产品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却被西方 “选择性失明”。同时,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对养殖业要求日趋严格,正向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实际上,西方抛出这一阴谋论,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遏制中国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肉类消费增加本是生活水平提升的正常表现,但西方却将其歪曲为环境负担,试图通过舆论压力限制中国农业、畜牧业发展,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为人造肉等新兴产业开辟市场。以 Impossible Foods 为代表的人造肉公司,企图通过制造 “吃肉破坏生态” 恐慌,引导消费者转向人造肉产品,从而开拓中国这个巨大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