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33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1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9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血色记忆:济南侵华日军1875细菌部队旧址 > 在济南市经六纬九路省物资集团大院深处,一栋三层青灰色建筑静静矗立,它的墙砖斑驳,石阶老旧,却承载着一段民族血泪的记忆。 在济南市经六纬九路山东省物资集团总公司大院深处,藏着一栋三层青灰色建筑。这座看似普通的老楼,实为侵华日军“1875部队”原驻地,是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细菌战的铁证。 1938年,日军为弥补人力物力不足,准备发动大规模细菌战,在济南组建了继731部队后的第二支细菌部队——“济南防疫给水部”,代号1875部队。 01 细菌战实验室:仿照731部队建造 这栋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51.1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2682平方米。 1942年,1875部队从经六纬六路迁至经六纬九路现址。 这座老楼的构造与日本731部队所用的实验室一模一样,就连房屋内涂到墙腰的油漆颜色也相同。 配置相当齐全,有培植室、三个实验室、解剖室、动物室等,是日军专门修建的细菌实验设施。 02 骇人罪行:以活人体进行实验 1875部队名为“防疫给水”,实则是用关押在济南“新华院”战俘集中营的战俘进行鼠疫、伤寒、霍乱等细菌实验。 曾在1875部队担任中文翻译官的韩国人崔亨振回忆,日本军医会把各种病菌注射到中国俘虏身上,观察整个发病过程。 实验对象不足时,日军就到附近村庄随意抓来中国民众进行实验。 03 鲁西细菌战:20万平民死亡的惨案 据日军战犯竹内丰交代,1943年8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下令在鲁西发起代号为“十八秋鲁西作战”的细菌战。 1875部队制造了大量霍乱病菌,在鲁西北地区的卫河流域临清、馆陶一带撒放。 随后日军决开卫河口,致使洪水泛滥,驱赶病人四处流浪,加速疫情扩散。 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中描述:“瘟疫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冀鲁豫平原蔓延开了。群众开始了毫无目的地逃荒……挣扎在饥饿和瘟疫的死亡线上。” 仅1943年8月下旬到10月下旬,鲁西北18县就有20万以上中国平民死亡。 04 保护与纪念:从废墟到文物 2015年,这处旧址被列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纳入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整治;2024年,最新修缮工程顺利完成。 如今,这座老楼不再是破旧的员工宿舍,而是得到了应有的保护与重视。 石阶下,不时有前来悼念的民众献上鲜花,黄丝带在风中轻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1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6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