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好的,这是一个在军事历史中非常著名且颇具争议的武器。您所说的“德国粘性手榴弹”通常指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的 Panzerhandmine 3 (PHM 3),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 “坦克杀手” 或 “粘性炸弹”。 请注意,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榴弹”,而是一种反坦克武器。 以下是关于这种武器的详细介绍: 设计与原理 1. 外观与结构: · PHM 3 由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玻璃纤维头和一个木制手柄组成。 · 玻璃纤维头内部填充了大约2公斤的空心装药炸药。空心装药可以集中爆炸能量,穿透厚重的装甲。 · 半球形头部的外侧覆盖着一层厚而粘的粘性物质,外面用一个薄薄的金属碗保护,在使用前需要取下。 2. “粘性”的作用: · 其设计初衷是让士兵能够将炸弹投掷并粘在敌方坦克的垂直装甲表面。一旦粘住,引信触发,爆炸会直接作用于装甲,利用空心装药效应将其击穿。 · 理论上,这可以避免炸弹从坦克倾斜的装甲上滚落。 使用方式与战术 1. 激活:使用者先取下金属碗,露出粘性层。 2. 投掷:接近坦克至极近的距离(通常是几米),用力将炸弹按在或扔到坦克的装甲上,依靠粘性使其附着。 3. 引信:拔出安全销后,从手柄中会拉出一根连接着炸弹的绳索。当炸弹离开使用者的手,绳索被拉出,会启动一个5秒的延时引信。 4. 逃离:使用者有大约5秒钟的时间逃离爆炸范围。 存在的问题与实战表现 PHM 3 在实战中暴露出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其成为一款非常失败和危险的武器: 1. 粘性不可靠: · 这是最大的缺陷。坦克在战场上会覆盖灰尘、泥土、冰雪或润滑油,这些都会导致粘性层失效,炸弹无法粘附而掉落。 · 粘性物质本身在储存或天气炎热时也可能变质。 2. 极度危险的使用者: · 使用者需要冲到距离坦克极近的地方,这本身就极其危险,会暴露在敌方步兵和坦克机枪的火力下。 · 最致命的风险是:如果炸弹在投掷过程中意外粘在使用者的衣服或装备上,他将无法在5秒内将其取下,后果是灾难性的。 3. 心理威慑大于实际效用: · 尽管设计初衷是用于反坦克,但由于上述缺陷,它实际摧毁的坦克数量非常有限。 · 然而,它的存在给盟军坦克乘员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非常害怕有德国士兵携带这种“粘性炸弹”靠近。 与英国“粘性炸弹”的对比 很多人会将其与英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