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处于软禁中的张学良,给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写了一封信,提出离婚。信中是这样写的: “我的爱妻凤至大姐:今生得一凤至为妻足矣!反思之,我给了你一些什么?只是一世辛苦,半世哀愁。想当年,弟统领十万兵马,南征北战,气吞万里如虎,如今却因无罪而沦为阶下囚,连累你伴狱,形同犯妇。 几年来,小弟习读《圣经》,似有所悟,欲摒弃一切人间苦恼,而皈依基督。然戒律有言,不能一夫多妻,只可有一位太太,小弟权衡再三,一生所剩时光苦短,且与大姐重逢无日,夫妻之情名存实无,而一荻在我身边侍奉左右,也有几十年光景了,遂生求近而舍远之念。 请求大姐与汉卿解除婚约,大姐是明白人,定能理解小弟心愿,何去何从,任由大姐酌定。” 于凤至收到这封信后,十分心痛,但是考虑到张学良的境遇,她还是含泪给赵一荻写了一封回信,同意离婚,信中她说:“其实,在旧中国依汉卿当时的地位,三妻四妾也不足为怪(依先帅为例,他就是一妻五妾)。 可是,汉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他为了尊重我,始终不肯给你以应得的名义。事实上20多年的患难生活,你早已成为了汉卿最真挚的知己和伴侣了,我对你的忠贞表示敬佩!现在我正式提出:为了尊重你和汉卿多年的患难深情,我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并且真诚地祝你们知己缔盟,偕老百年!” 从此以后,于凤至恢复了单身,在美国将事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可即便如此,她依然用赚来的钱,挨着自己的房子给张学良和赵一荻买了栋别墅,希望他们恢复自由后,可以来美国和自己团聚,但是她到死也没等来张学良。 在于凤至去世后的第二年,张学良被恢复自由,而这时,他已经90岁了,他和赵一荻在孩子的带领下,来到了于凤至送他们的别墅前,张学良在门口站了良久,最终没有走进去,选择和赵一荻在夏威夷安度余生。#少帅张学良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永别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原配不让进门却在隔壁买房养情敌?民国顶级修罗场 【原配不让进门却在隔壁买房养情敌?民国顶级修罗场,比宫斗剧更窒息的三人行婚姻!】 "汉卿,这是大帅府的规矩。" 于凤至冷冰冰地指着东墙外的红楼,将钥匙拍在赵一荻掌心。这个被张作霖钦定的 "东北第一夫人",用最体面的方式宣告主权 —— 你可以留下,但永远别想踏进帅府半步。1928 年那个雪夜,16 岁的赵一荻攥着钥匙站在刺骨寒风里,望着大帅府飞檐下摇曳的灯笼,终于明白:她赌上一切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被锁在了墙外。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栋二层小楼竟是于凤至用私房钱购置的。大帅府的下人私下议论,少奶奶故意选了正对张学良书房的位置,让他每晚批阅公文时,都能看见窗棂上赵一荻缝补军装的剪影。这个精通《周易》的奇女子,用风水布局将两个女人的命运死死绑在一起:赵一荻住得越近,张学良就越难彻底割舍;于凤至表面宽容,实则用房子当金丝笼,既彰显正室度量,又将情敌圈在眼皮底下。 最戏剧性的是,赵一荻竟在这栋小楼里自学密码学,帮张学良破译了数百封日军密电。当她在台灯下用银针蘸着米汤书写情报时,窗外的大帅府正灯火通明 —— 于凤至在宴客厅应酬各国使节,张学良在大青楼部署东北军防务,而她这个 "秘书",只能在方寸小楼里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爱情。这种畸形的平衡,直到 1936 年西安事变的枪声才被彻底打破。 #民国奇闻 #原配vs小三 #历史冷知识 #女性智慧 #名人故居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