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留别王维》 译文 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 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注释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独自。 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违:分离。 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扉:门扇。 这首诗是作者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心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 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于是孟浩然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就写下了《留别王维》这首诗。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1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