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79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47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1937年,唐生智挺身而出,虽个人身体虚弱,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临危不乱,临难不苟,#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并在战前将长江沿岸船只销毁或北调,作出背水一战之态势。 12月5日,南京外围战打响后,唐生智不进防空洞,还曾亲驾坦克视察防务,处处表现出与敌死战之决心。 南京保卫战之初,唐生智临危受命,勇担大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徒有壮志,指挥不力,对战守形势判断失误,特别是撤退命令与部署混乱,导致大军失陷,加重了会战的损失。 激烈的拼杀后,南京形势岌岌可危。12月11日,蒋介石电示部队可相机撤退。唐生智未向部队发布撤退命令,部队仍在坚守。 12日,日军猛攻南京光华门、和平门,雨花台失守。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确定“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原则,此后又口头命令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国军队的撤退更加混乱。 命令发出后,不少高级军官只顾自己逃生,并未向部队传达,部分前线部队战至13日上午,才发现城头已无防守部队,又不见将官指挥,顿时军心大乱。 12日晚,唐生智用预留的一艘汽艇渡江北逃。大量部队因无船渡江,原撤退计划未能实现,各军只得冬泳渡江,溺死者不计其数,不少士兵只好脱掉军装混入百姓队伍。 13日,日军入城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惨杀的军民达30余万人。 #唐生智对南京失守及此后的军民遇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