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1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秦汝绪2月前
基孔肯雅热知识1 朋友们,最近,自从香港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目前我国10个左右的省份陆续发现,全国人们的神经再次紧张起来。接下来的几个视频,我将向大家科普,基孔肯雅热的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在当地斯瓦希里语中的意思是“弯曲”,用来形容患者由于严重的关节疼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生动地反映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 本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导致我国传播疫情风险日益升高。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但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二、基孔肯雅病毒从何而来? 基孔肯雅病毒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1952 年,坦桑尼亚发生了一次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暴发,研究人员从中首次发现该病毒,1956 年成功分离出病毒。1967 年在泰国以及 20 世纪 70 年代在印度首次记录了城市中的疾病暴发。自 2004 年以来,基孔肯雅病毒的暴发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病毒直径约 70nm,有包膜,含有 3 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 C、包膜蛋白 E1 和 E2)和 4 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 和 nsP4)。根据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特征,可分为西非型、东中南非型和亚洲型三个基因型。该病毒可在 Vero、C6/36、BHK-21 和 HeLa 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基孔肯雅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 酒精和甲醛敏感,所以说杀灭基孔肯雅病毒的难度不算太大。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症状 #基孔肯雅热病毒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