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45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体概述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此时他已年老体弱,生活困苦,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年老多病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诗句解析 •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极其萧瑟的秋景图。风急、天高,营造出一种空旷、凄凉的氛围。猿猴的哀啸声,更增添了几分悲戚。在清澈的水中小洲旁,沙滩是白色的,鸟儿在急风中盘旋飞翔。“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从视觉和听觉多个角度勾勒出一幅雄浑悲凉的画面。 •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无边”“不尽”,使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得到极大的拓展。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描绘出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更传达出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感慨。“萧萧”“滚滚”摹写出落木飘落和江水奔涌的声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汹涌波澜。 •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这联是诗人情感的集中抒发。“万里”点明诗人漂泊之远,远离故乡;“悲秋”既点明了时节,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常作客”说明诗人多年来一直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百年”指一生,此时诗人已年老体弱;“多病”则具体写出了他身体的状况不佳。“独登台”,一个“独”字,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极致,他独自登高,面对萧瑟秋景,心中的悲苦无人诉说。 •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艰难苦恨”概括了诗人一生的遭遇,包括生活的穷困潦倒、仕途的坎坷不顺以及国家的动荡不安。由于艰难愁苦,诗人的头发早已斑白。“潦倒”进一步强调了他生活的窘迫。“新停浊酒杯”,诗人本想借酒消愁,可偏偏因病刚刚戒酒,这使他的痛苦无处排解,更增添了几分无奈和凄凉。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不仅词性相对,而且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如颔联“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在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杜甫律诗高超的艺术技巧。 • 情景交融:诗中景与情紧密结合,前两联写景,景中含情;后两联抒情,情中有景。诗人将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