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河套:黄河臂弯里的千年文明交响 7月23日,山西泽惠节水有限公司应邀参加农业农村部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举办的全国智慧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交流会。驱车从宁夏到内蒙古的途中,沿途的所见所闻让我对黄河河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片位于北纬37度线以北的神奇土地,黄河在此勾勒出一道壮美的"几"字形大弯,犹如一条金色的套马索,将贺兰山以东、阴山以南的广袤平原温柔环抱。横跨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的河套平原,自古享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既孕育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牧歌,也谱写着"塞外米粮川"的农耕传奇。 【地理的馈赠】 河套平原总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在地理学上可分为"西套"银川平原与"东套"内蒙古灌区。其中东套又细分为巴彦淖尔平原(后套)和土默川平原(前套,即古敕勒川)。黄河从宁夏中卫沙坡头至内蒙古清水河喇嘛湾,完成了一个马鞍形的大弯曲,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奇观。 这片沃土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当时被称为"河南地"。中原王朝通过大规模移民屯垦,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这片"地饶五谷"的沃土。因其富庶程度堪比关中平原,故有"新秦中"的美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河南地肥饶,可耕可牧",道出了这片土地的双重禀赋。 【文明的交响】 阴山山脉如同一道天然分界线,山南是阡陌纵横的农耕区,山北是牧草丰美的草原带。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意境至今可见;而在不远处的灌溉区,现代化的滴灌系统正将黄河水精准输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 甘德尔山巅的成吉思汗雕像静静凝视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千年来的交融共生。历史上,卫青、霍去病曾在此饮马黄河,守护的不仅是疆土,更是维系农耕文明的灌溉系统。如今,昔日的战场已化作良田,金戈铁马的传说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和谐共存。 【现代的脉动】 七月的河套平原上,玉米正在扬花,油葵含苞待放,番茄田里的滴灌带在阳光下闪烁着科技的光芒。巴彦淖尔临河新区的西部辣椒城高楼耸立,智慧节水技术让古老的灌区焕发新生。从秦汉的"激河浚渠"到现代的智能灌溉,河套人对水资源的利用智慧不断升级。作为节水滴灌的践行者,看到我们的反冲洗泥沙泵为农户降低黄河水利用成本、带来增收喜悦,我们倍感欣慰。 夕阳为阴山镀上金边时,田间的农机轰鸣与牧民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这里既有"塞外粮仓"的丰饶物产,也保留着游牧民族的豪迈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6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