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昭莫多之战,清准战略决战与火器时代的军事碰撞 1696年,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在漠北昭莫多(蒙古语"林木茂密之地",即明代史料所载"忽兰忽失温")展开战略决战。 1414年(明永乐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昭莫多指挥"忽兰忽失温之战",以神机营火器击溃阿鲁台蒙古联军。 时隔282年,清军西路统帅费扬古在此地又和噶尔丹狭路相逢,满洲正白旗前锋参领硕岱率先领精骑实施"诈败诱敌",依托"三撤三伏"战术将准军引入预设战场。绿营镇标中军孙思克部据守山脊,利用地形优势构筑"拒马-火器-冷兵器"复合防御工事。京师火器营则部署3门冲天炮(臼炮)、10门神威将军炮(重型红夷炮)、24门子母炮(轻型佛朗机),清军实现"火炮集群覆盖-步骑协同反击-预备队纵深突击"的立体化作战模式。 噶尔丹所部虽装备沙俄走私的先进燧发枪,到燧发枪有效射程(约80米)远逊于清军火炮(冲天炮弹重8斤,射程达400米),准军骑兵被迫在30度仰角坡地展开步战,传统"曼古歹"骑射战术完全失效。 大妃阿奴可汗(噶尔丹正妻,准军女统帅)率亲兵突击时遭开花弹精确打击阵亡,但准军仍展现惊人战斗意志,据《清圣祖实录》载:"准兵冒矢石力攻,虽伤亡枕藉而阵形不乱",凸显游牧军队在绝境中的战术韧性。 此战清军斩首2348级,获甲胄4123副、驼马6.2万匹,俘获准军将领以下3072人。噶尔丹精锐"六万户"折损过半,丧失东进喀尔喀蒙古的战略能力,清军炮兵创造单日消耗火药3.2万斤的纪录,验证了"火炮制胜论"在野战中的可行性。 昭莫多之战本质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在军事技术变革期的生存博弈。清军通过火器运用将传统"以骑制骑"的草原战争模式转化为火器技术密集型作战,为乾隆朝彻底解决准部问题奠定基础。 #历史 #清朝历史 #清朝 #康熙 #准噶尔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64
00:00 / 05: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