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一筆5月前
贾宝玉自诩为多情公子,实则不过是女娲补天遗落的一块顽石,蒙僧道点化,幻作人形,衔玉而生。这玉,名曰“通灵”,原是那僧以玄妙法术,将那顽石之躯化作鲜明莹洁的美玉,缩成扇坠大小,藏于他口中,一同坠入红尘。 在《说文解字》中,“玉”被定义为“美石”。石头,经过人的珍视与血汗的滋养,终化作温润之玉。玉与石,本是同源,一体两面。 贾宝玉口中的这块通灵宝玉,便是那顽石之心幻化而成。它本憧憬人世间的荣耀与繁华,却不知红尘乐事转瞬即逝,终究难免乐极生悲,万境归空。然而它静极思动,痴心已炽,历经一番悲欢离合,仙草归真,夙缘得偿,它便也恢复了本质,磨砺出璀璨光芒,修成正果。 世人只见玉之美,却不知石之真。玉与石,不过在于你怎么看它。你若爱它,它便是玉;你若弃它,它便只是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 王国维先生曾说,这“玉”字,谐音“欲”,象征着欲望,恰如叔本华哲学里的“意志”。失了玉,便如同失了意志,本性中的痴狂与呆傻,便再也压抑不住,全部显露出来。 在《红楼梦》中,名字带“玉”的,仅有四人:贾宝玉、林黛玉、妙玉、蒋玉菡。林黛玉与贾宝玉有前世的仙缘,一个是神瑛侍者,一个是绛珠仙草,今生相聚,只为还泪。妙玉与贾宝玉有佛缘,妙玉虽心仪宝玉,但终究只能一同参禅悟道,不可言及其他。蒋玉菡,是贾宝玉在人间的至交好友,他虽是戏子,却与宝玉惺惺相惜。 王熙凤曾说,名字带“玉”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的。红玉便因她一句话,改了名字,成了小红。可见,这“玉”字,在贾府里,是多么金贵,又是多么难得。#红楼梦 #红楼梦解说 #深度解析 #内心独白 #修心修行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9
00:00 / 4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82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多个角度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 故事从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讲起,顽石幻化为通灵宝玉,伴随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世)下凡历劫。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林黛玉的前世)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决定随其下凡,以一生的眼泪还他。 林黛玉母亲病逝后,她投奔外祖母贾母,进入荣国府,与表兄贾宝玉相见,二人青梅竹马,感情日笃。不久,薛宝钗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来到贾府。薛宝钗端庄稳重、随分从时,其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认为有“金玉良缘”之兆。 贾府中,元春省亲,让贾府权势达到顶峰。众人入住大观园,诗社雅集,吟诗作赋,尽显风雅。但表面的繁华下,贾府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财政也逐渐出现危机。王熙凤弄权,逼死尤二姐等,抄检大观园,加速了家族的分裂。贾宝玉与林黛玉在相处中,感情不断加深,黛玉葬花、宝玉诉肺腑等情节,展现了他们纯真的爱情。然而,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利益的压迫下,他们的爱情备受煎熬。 后来,元春突然病逝,贾府失去有力靠山。接着,贾府因政治斗争等原因被抄家,一夕之间,大厦将倾。林黛玉在得知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安排后,焚稿断痴情,含恨而亡。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却始终心系黛玉。此后,王熙凤病逝,贾母去世,家族树倒猢狲散。探春远嫁,迎春被虐死,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巧姐险些被卖,最终在刘姥姥的帮助下嫁给平民做农妇。最后,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曾经繁华的四大家族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