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2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FRZX4月前
夏末危机与商部落崛起 一、夏朝末期的统治危机:桀的暴政与民心背离 1. 夏桀的统治特征 暴虐嗜杀: 《史记・夏本纪》载桀 “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竹书纪年》称其 “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滥用民力修建宫殿,导致民怨沸腾。 宠信奸佞与美人: 桀宠信佞臣赵梁,采纳其暴虐之策;又宠爱妹喜(有施氏进献的美女),《国语》载 “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传说妹喜喜听撕裂缯帛之声,桀令百姓进贡丝绸以供挥霍。 宗教权威的崩塌: 夏桀宣称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乃亡矣”(《尚书・汤誓》),将自己比作太阳,却因暴政引发百姓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太阳何时灭亡,我们愿与你同归于尽),反映神权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2. 夏朝的内部分裂与诸侯叛离 贵族集团的矛盾: 桀诛杀贤臣关龙逢(《韩诗外传》载 “关龙逢进谏,立而不去,桀乃杀之”),囚禁商汤(后被伊尹以珍宝赎回),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离心。 方国部落的反叛: 《史记》称 “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昆吾氏(夏的同姓方国)率先叛乱,其他方国如葛、韦、顾等亦与夏貌合神离,为商汤崛起提供契机。 二、商部落的崛起:从东方方国到灭夏主力 1. 商族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神话溯源: 《诗经・商颂》载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商族始祖契为帝喾次妃简狄吞玄鸟卵所生,与夏族(黄帝后裔)分属不同部落系统,早期活动于黄河下游(今河南商丘、山东菏泽一带)。 经济与军事积累: 商族以畜牧业和商业著称(“商人” 一词源于此),至商汤时,“汤处亳,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孟子》),通过发展农业、铸造青铜器(如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增强实力。 2. 商汤的战略准备:贤才任用与翦除羽翼 伊尹与仲虺的辅佐: 商汤任用奴隶出身的伊尹(《史记》载伊尹 “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为相,仲虺为左相,制定灭夏策略。伊尹曾两次潜入夏都斟鄩(今河南洛阳附近),刺探军情并策反夏臣。 征服夏朝附属方国: 先灭葛国(今河南宁陵):葛伯不祭祀,汤以 “为葛伯耕者祭” 为由出兵,《孟子》称 “汤始征,自葛载”,树立 “以仁伐不仁” 的形象; 继灭韦(今河南滑县)、顾(今山东鄄城)、昆吾,切断夏朝羽翼,《诗经》载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形成对夏都的包围。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4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5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商汤灭夏:六步绝杀,天命革鼎】 ❶ 夏桀暴政·民心尽失 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筑倾宫、瑶台,酒池肉林。百姓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诸侯多叛,伊洛流域甚至出现“河竭而商祥”的异象。 ❷ 商汤崛起·修德纳贤 商族首领汤“以宽治民”,聘伊尹为相。伊尹五度入夏为间谍,带回“桀迷惑于末嬉”的关键情报,制定“先剪羽翼,后攻中枢”的战略。 ❸ 葛伯仇饷·仁义攻势 汤以葛伯“不祀”为由出征,却先送牛羊助祭。当葛伯夺食童饷,汤打出“为童子复仇”旗号灭葛,完成道义铺垫,连灭韦、顾、昆吾三国。 ❹ 景亳会盟·统一战线 汤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北)大会诸侯,发表《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三千诸侯加盟,形成反夏联盟,史称“景亳之命”。 ❺ 鸣条决战·天时地利 前1600年,汤率战车七十乘,死士六千人,迂回至夏都西侧。利用“大雷雨”天气突袭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军溃败,桀南逃死于亭山。 ❻ 商革夏命·开创典制 汤克夏后返回亳都,召开“三千诸侯大会”,作《汤诰》宣告“天道福善祸淫”,创立“三风十愆”官箴,开启商朝六百年基业。 历史意义 中国首次以“吊民伐罪”为名的革命 确立“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政治哲学 开创谋略战争先河(用间/统战/心理战) #历史 #古风 #传统文化 #历史故事 #水墨写意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义薄云天刘皇叔 “他重情重义,其仁义之举和高尚品德感天动地。以下是一些体现刘备义薄云天的事: • 桃园结义: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发誓同生共死。此后,三人始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关羽曾被曹操俘获,曹操对他厚加赏赐,试图招降,但关羽最终还是舍弃荣华富贵,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 • 三让徐州:陶谦因刘备救援徐州有功,且认为刘备是仁义之士,于是在病重时,多次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起初坚决推辞,直到陶谦去世,徐州百姓哭拜请求,他才接受徐州,体现了他不贪图私利的义举。 • 携民渡江:新野之战后,曹操大军压境,刘备为避其锋芒准备撤离樊城。诸葛亮建议他放弃百姓,快速行军,但刘备说“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最终带着十余万百姓一起撤退。虽然因此行军速度缓慢,面临巨大危险,但他始终没有抛弃百姓,其仁义之心令人感动。 • 为弟报仇: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杀害后,刘备悲痛欲绝,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欲为关羽报仇。虽然最终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但他为兄弟不惜一切的举动,彰显了他对兄弟情谊的重视。 刘备是伪君子吗?屠城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曹操做过,他屠杀过徐州,孙权屠杀江夏。董卓张角这种杀人狂魔,屠城就是家常便饭。但屠城,刘备没有做过。自古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古代军队是暴力团体,烧杀抢夺,奸淫妇女这种下作事,军队做的并不比是非少。刘备打了败仗,他不去抢百姓,然后快速跑路。他反而是带着百姓一起跑。这就是带着一群拖油瓶在跑,会拖累行军的速度,也容易被敌军追上,直接完蛋,但他还是带了,即使是伪君子作秀,能做在这份儿上。也是一位奇男子#历史 @DOU+小助手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7
00:00 / 2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