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科圣张衡其实不是天文学家。大多数人只知道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其实张衡在文学,数学,机械、历法、汉画等方面的造诣远远高于天文学。文学方面,张衡的《二京赋》通过对洛阳和长安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他的诗歌《同声歌》通过对新娘描写,刻画出新婚姑娘的娇羞可爱和美丽动人。数学方面,张衡写出了旷世巨著《算罔论》,将圆周率精确到3.1466。而西方所谓的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算出了圆周率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更没有遗址古迹来证明。而关于张衡的记载的历朝历代都有。明代李贤编纂的《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中记载:“张衡宅在府城北西鄂城东,遗址尚存,城西南四里有墓,又有平子读书台”。其中张衡墓和张平子读书台至今依然存在。再说机械工程方面,张衡除了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以外,还发明了指南车、“独飞木雕”飞行器和机械日历等等。宇宙学方面,他写的灵宪是中国第一部以科学和中国哲学视角相结合的天文学巨著。他认为天是球状包裹大地的结构。也就是地球是圆的。而西方真实有史料记载的是在1519麦哲伦环球航行。比中国晚了足足1400年。而且张衡还是一个汉画大师。他是名副其实的达芬奇式的人物,达芬奇会的他都会,达芬奇不会的,他也会。更重要的是张衡比达芬奇早1300年,张衡影响中国历史的时候,达芬奇爷爷的爷爷还没出生。而且达芬奇这个人物存在的真实性至今扔饱受争议。欢迎大家来到南阳石桥镇张衡博物馆,穿越时空,去了解西汉传奇人物张衡。#走进张衡墓 #张衡 #科圣 #古代名人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有很多,但如果要选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东汉时期的张衡(78-139年)堪称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贡献不仅领先世界千年,更完美体现了古代中国"天文-人文-科技"三位一体的智慧: 三大划时代成就 宇宙理论在《灵宪》中提出"元气演化说"——认为宇宙从混沌中诞生(比现代大爆炸理论早1800年),并测算出人眼可见恒星约2500颗(现代科学证实肉眼极限约6000颗,考虑古代光污染,其估算惊人精确)。 仪器发明公元117年制成水运浑天仪: 世界首台水力驱动天文演示仪,通过精密齿轮系统实现星象自动运转 可模拟月相盈亏、日月交食(类似现代天象仪) 配备漏壶计时,每昼夜误差仅±10分钟(同期欧洲机械钟要等1200年后才出现) 实测突破 测得黄赤交角24°(现代值23°26'),误差仅0.5° 计算太阳视直径角为0.5°(现代值0.53°) 改进二十八宿距度测量,误差缩小到0.4°以内 为何特别杰出? 全才维度:他同时是文学家(《二京赋》作者)、数学家(计算圆周率)、地理学家(制地形图),这种跨学科能力使其天文研究兼具科学性与哲学深度。 国际影响:朝鲜世宗大王1433年仿制其浑天仪,德国学者夏德(F. Hirth)评价:"张衡的地动仪概念,直到1700年后才被欧洲超越。" 其他天文学家如测算岁差的祖冲之、实测子午线的僧一行同样伟大,但张衡在理论、仪器、实测三大领域的同步突破,使其成为最具标志性的东方天文学象征。如今月球背面的"张衡环形山"(ZHANG HENG Crater),正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这位古代科学巨匠的永恒致敬。 🌌🔭 (如果想了解他的地动仪如何预测地震,或者《灵宪》中的宇宙模型细节,可以随时问我哦!)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
00:00 / 16: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00:00 / 07: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9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