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牧辞3月前
道教茅山宗著名道士 陶弘景 (456 - 536) 地位: 被尊为茅山宗的实际开创者和第九代宗师(上清派传承),是茅山派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贡献: 隐居句曲山(茅山),建立华阳馆,整理上清经法,编撰《真诰》(记载早期上清派历史和仙真降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等大量重要道教经典。他构建了茅山神仙谱系和修行体系。学识渊博,在医药、炼丹、天文、地理、历算、文学等方面均有极高造诣,被誉为“山中宰相”,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其深远。 王远知 (528 - 635) 地位: 茅山宗第十代宗师。 贡献: 在隋唐之际非常活跃,深得隋炀帝和唐高祖、唐太宗的敬重。曾预言李世民将成为“太平天子”为李唐王朝的合法性提供了道教支持。在政治上提升了茅山宗的地位。唐太宗为其在茅山敕建太平观。 潘师正 (586 - 684) 地位: 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王远知的弟子。 贡献: 主要在嵩山修道,但传承的是茅山上清经法。深得唐高宗和武则天尊崇,被尊为国师。其弟子司马承祯和吴筠都成为一代宗师。 司马承祯 (647 - 735) 地位: 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潘师正的弟子。 贡献: 唐代著名高道、思想家。深受唐睿宗、唐玄宗尊崇,玄宗曾亲受法箓。他融合儒释道思想,强调“坐忘”“收心离境”注重内在心性修炼,撰有《坐忘论》、《天隐子》、《修真秘旨》等,对道教理论尤其是内丹心性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道教美学(如山水审美)上也有建树。 吴筠 (? - 778) 地位: 茅山宗重要高道,潘师正的弟子,司马承祯的师兄弟。 贡献: 唐代著名道士、诗人。与李白等文人交游。主张“神仙可学”,强调道德修养是修仙基础,反对过分追求金丹术。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等,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含光 (682 - 769) 地位: 茅山宗第十三代(或十四代)宗师,司马承祯的弟子。 贡献: 唐玄宗时期备受尊崇,玄宗曾从其受上清经法。他整理了茅山宗的重要文献,是司马承祯之后茅山宗的核心人物,对维系和发展茅山宗起到关键作用。 刘混康 (1036 - 1108) 地位: 北宋著名茅山高道,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 贡献: 宋哲宗、宋徽宗时期极受尊崇。徽宗曾多次召见,赐号“葆真观妙先生”,并敕令扩建茅山元符观为“元符万宁宫”茅山道教在北宋达到鼎盛。他精于符箓道法,对茅山宫观建设和符箓传承 #ai视频 #道教文化 #茅山宗 #中式科幻 #科普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00:00 / 1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3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0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27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2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5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7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5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