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倘若命中无此运,孤身亦可登昆仑。这首被署名为徐霞客的“青云志”,被很多人转发……只不过这是彻头彻尾的伪作,而且是水平拙劣的伪作。包括每年立冬都要被拿出来的,署名李白的“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也是伪作。但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人们常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获取信息,网络媒体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网络媒体对快速的传播和热门话题的炒作,让流量和话题成为目标,那么一些事物就开始模糊了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而网络用户对于诗文的品味并没有深入的考证,而是简单地通过一些相似的“关键词”将古代人物与现有的网络现象联系起来。这就让许多著名人物或者经典名篇的名字被错误地附上了新标签,或被恶搞、拼接成看似合理的“新作品”。这种不仅仅在古人作品上出现,即使网上流传的余华和莫言语录,有很多都被作者本人说过都是假的。 我为什么强调阅读纸质书,尤其是优秀出版社的纸质书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基本的常识和文化都被我们疏远了,在网络热点话题传播中,在搜索引擎以及DEEPSEEK等AI工具得来的信息里,其实有许多都是这种自我编造以讹传讹而又形成了的所谓新作品。 然后通过我们不加分辨的再次传播,又让这些伪作成为我们想表某种观点的论据。之前看到有人在企业宣传里把“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说是《三都赋》里的句子,这都是网络搜索里出现的误导。 我想先不说左思,韩翃,王驾……若是有一本车辐写的《川菜杂谈》在手,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句是当年重庆汉宫咖啡厅,你没看错,就是咖啡厅,但是后来出名的是卖毛肚火锅,于是人家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糅合到一块儿,自创了一句广告词而已。没事翻翻书,查证问题全面一些毕竟不是什么坏事,总比一味轻信网络搜索好。 #伪作 #碎片信息 #纸质书 #网络搜索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6: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任月华3周前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意为游览过黄山之后,其他山岳都显得逊色。这句话体现了黄山集中国名山之美于一身的特点,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融合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的巧石等众多名山特色,堪称中国山岳景观的集大成者。 --- 黄山值得欣赏的亮点 1. 奇松 · 迎客松: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位于玉屏楼旁,一侧枝桠伸展如人臂迎客,姿态雍容。 · 黑虎松、连理松、探海松:散落于北海、西海等景区,各具形态,扎根于峭壁岩缝中,展现顽强的生命力。 2. 怪石 · 猴子观海:北海景区一石柱状如灵猴遥望云海,云雾缭绕时意境绝佳。 · 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高12米重数百吨,看似摇摇欲坠却屹立千年,因《红楼梦》开篇镜头闻名。 · 梦笔生花:北海散花坞中一石峰形如毛笔,峰顶奇松似绽放的花卉,天然如文人墨客的写意画。 3. 云海 · 黄山年均云雾天达256天,云海分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天海五大区域。 · 最佳观赏点: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观北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观西海、光明顶观天海。 · 雨后初晴或雪后初霁时,云海翻滚如仙境,日出日落时分尤为壮丽。 4. 温泉 · 黄山温泉(古称“汤泉”)源自紫云峰下,水质含碳酸盐,可饮用可沐浴,被誉为“朱砂泉”。 ·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后羽化登仙,故有“灵泉”之说。 5. 冬雪与雾凇 · 冬季黄山冰雪覆盖,松石披上银装,形成罕见的“雾凇”奇观(最佳时段12月-次年2月)。 · 冰雪与云海共存时,宛如水墨画境,摄影爱好者偏爱此时段的绝景。 6. 人文与古建 · 徽州古道:登山步道沿途保留历代石刻、亭台(如慈光阁、半山寺)。 · 西海大峡谷:近年开发的深谷秘境,悬空栈道蜿蜒于峭壁,可体验“步行于云中”的惊险。 --- 推荐路线与季节 · 最佳季节: · 春季(4-5月)杜鹃花开;夏季(6-8月)避暑观云海;秋季(9-11月)层林尽染;冬季(12-2月)冰雪奇景。 · 经典路线: · 一日精华:云谷索道上山→始信峰→北海景区→光明顶→迎客松→玉屏索道下山。 · 两日深度:增加西海大峡谷徒步,宿山顶酒店(如白云宾馆)观日出。 --- 为何“不看岳”? 黄山的花岗岩峰林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