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3天前
我曾以为,教育孩子,是把他塑造成一个更好的人。 直到某天,我看着他在书桌前磨蹭、发呆、偷偷玩橡皮,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原来,我一直在管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曾经也被催促、被期望、被说你不懂的少年。那一颗我十几岁时射出的子弹,那颗对管教不耐烦、对道理不屑一顾的子弹,如今不偏不倚,正中我的眉心。 我们都一样,无法在年少时听懂父母的语重心长,却要在多年后,对着另一个小小的自己,重复那些为你好的话。而他,也像当年的我一样,眼睛亮亮的,却听不进。 也许成长,从来不是听人讲道理,而是亲自去经历道理。我们总希望孩子绕过我们踩过的坑,却忘了,有些路,注定要他自己走一次,才能长出筋骨。 其实我们最该放下的,是试图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理解四十岁才看懂的人生。他不是来延续我的梦想,也不是来弥补我的遗憾。他是他自己,一个全新的灵魂,借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却拥有我从未有过的翅膀。 他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你到来的这些日子,我却常常觉得,你才是我的老师。你教我重新认识时间,不是赶路,而是感受路。你教我重新理解成功,不是赢过别人,而是成为自己。 我也曾焦虑,怕你走弯路,怕你摔跟头,怕你将来面对世界时,手里没有足够硬的筹码。于是我塞给你道理、规划、期待,直到有一天,你突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总在担心明天的我,却不看看今天的我? 那一刻,我沉默了。原来我一直在用为你好的方式,逃避一个真相:我不能替你活,就像你不能替我老去。 我不是你的造梦师,你也不是我的作品。你是你自己生命的创作者。我会陪你探索,但不会替你选择,我会给你拥抱,但不会替你坚强。 如果说我有什么真正的希望,那就是:愿你有勇气迷茫,也有能力清醒,愿你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长成属于自己的高度。即使那个高度,不符合任何世界的标准。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