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0
00:00 / 1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15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8: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1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6
第4次会战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之一。 一、背景与战略意义 - 时间:1938年1月至5月 -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地区 - 战略地位:徐州是津浦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点,控制南北交通命脉 - 日军目标:打通津浦线,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为进攻武汉做准备。 二、双方兵力与指挥 - 中国军队:约60万人,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统一指挥 - 日本军队:约24万人,包括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各一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 - 日军优势:装备精良,机械化程度高,掌握制空权 三、主要作战阶段 1. 初期防御(1-3月):中国军队在淮河两岸顽强阻击日军北上; 2. 台儿庄大捷(3-4月): 日军濑谷支队进攻台儿庄, 中国军队孙连仲部死守台儿庄;- 李宗仁下令全线反攻,歼灭日军1万余人。- 这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最大胜利之一 3. 徐州突围(5月): - 日军增兵后形成合围之势 - 中国军队主动撤离徐州 - 成功保存有生力量,为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四、结果与影响 - 军事结果:徐州最终失守,但中国军队有效牵制日军精锐 - 战略意义:-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亡国论"的妄想,- 为武汉会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 - 五、双方伤亡人数:中国军队伤亡约10万人,日军伤亡近3万人。 六、我军阵亡将军名单(共11位将官) 1、国军41军122师王铭章师长,四川新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2、国军51军114师方叔洪师长,山东历城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3、国军48军173师周元中副师长,广西明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4、国军27军23师 李必藩师长,湖南嘉禾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5、国军27军23师黄启东参谋长,湖南平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6、国军41军122师 赵渭滨参谋长,四川成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7、国军41军124师邹绍孟参谋长,四川荣县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8、国军51军114师340旅扈先梅旅长,河南安阳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9、国军13军4师23团陈纯一团长,湖南新宁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0、国军13军89师529团罗芳珪团长,湖南衡东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1、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