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唐诗。这是杜甫《秋兴八首》组诗的最后一首。全诗通过回忆昔日长安的繁华盛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诗意思:昆吾御宿川曲折逶迤,紫阁峰影映入渼陂池。这里有鹦鹉啄过的香稻米,这里有凤凰栖过的碧梧枝。佳人游春拾翠羽相互来问询,仙侣同舟天晚转移地方还不愿分离。我的彩笔当年也曾上干气象,到如今只能在苦吟中白头低垂。 首联追忆游踪。诗人以“昆吾”“御宿”“紫阁峰”“渼陂”等长安地名,勾勒出昔日与友人同游的路线,展现出长安周边山水的秀丽风光。此联以景入情,为后文回忆盛景奠基础 。颔联妙用倒装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通过倒装,将“香稻”“碧梧”前置,强调了物产的丰饶与景色的优美。这种倒装手法既突出了昔日的富足,又与安史之乱后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回忆春游盛景,描绘了渼陂春游的热闹场面。佳人拾翠,仙侣同舟,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流雅致。此联进一步渲染了盛唐时的繁华气象,与诗人如今的孤独漂泊形成强烈反差。尾联诗人以“彩笔”自比,回忆自己曾经以诗文描绘盛唐气象,如今却只能在夔州的秋风中白发低垂,苦吟望京华。昔日的才华横溢与今天的才思枯没、壮志未酬形成鲜明对比,抒发对国家衰败、个人命运的沉痛感慨。 这首诗以回忆长安盛景为主线,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后的衰败。既表现诗人对往昔的眷恋,又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自身命运的无奈。全诗情景交融,沉郁顿挫,是杜甫晚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每日古诗词 #扬我中华文化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
《暮江吟》是一首七言绝句,更具体地说,它是一首格调清新、绘景奇丽的写景抒情诗。 第一、二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生动讲解: “看,太阳公公快要落山了,它发出的光不像中午那么刺眼,变成了温柔的、红彤彤的‘残阳’。这红红的光,像一匹漂亮的红绸缎,‘铺’在了江面上。” “因为江水在流动,有的地方被夕阳照到了,就变成了红色;有的地方躲在阴影里,江水本身是绿色的,看起来一闪一闪的。所以,江面就变成了一半是红红的,一半是绿绿的,是不是很神奇呀?” · 核心点: · 动词“铺”: 感觉阳光是温柔地、平展地盖在水面上,非常柔和。 · 颜色对比: “红”和“绿(瑟瑟)”的对比非常鲜明,画面感极强。 · 互动小建议: · 拿出红色和绿色的蜡笔或积木,让宝宝认识这两种颜色。 · 用手臂做“铺”开的动作,模仿阳光洒满江面。 第三、四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生动讲解: “诗人从傍晚一直看到了夜晚,他觉得这个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太可爱、太美了!(这里的‘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 “他低头一看,哇!小草上挂满了圆滚滚、亮晶晶的露珠,就像一颗颗珍贵的珍珠一样。他再抬头一看,天上有一弯月亮,又细又弯,就像一把小巧玲珑的弓。” · 核心点: · 时间变化: 这两句诗巧妙地从黄昏过渡到了夜晚。 · 精妙的比喻: 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弓”,都非常贴切、可爱,充满了生活情趣。 · 互动小建议: · 学动作: 让宝宝弯下腰,用手指点一点,模仿“露似真珠”;再让宝宝把手臂弯起来,举过头顶,模仿“月似弓”。 · 找一找: 在有露水的早晨,带宝宝去看看真实的露珠。在夜晚,指给宝宝看弯弯的月亮。#动画 #启蒙早教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4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7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