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8: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1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张瑞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46年在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他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参加师范学校师生罢课、游行等抗日爱国宣传活动。1949年3月离开师范学校正式成为了中共上海市地下党交通站的一名交通员。张瑞祥与妻子汪芸相识于上海市黄渡师范学校,他俩是同学校友一起参加地下党,也是同一战线的同志、恋人和战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完成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汪芸曾只身前往上海纺织厂发动工人参加工会、闹罢工。新中国成立以后张瑞祥被调入上海市松江军分区当了一名侦查员,参与过侦破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特务残余工作。 汪芸后被党组织派往中央党校华东分校参加培训骨干之后,派往上海第十五毛巾厂任党委书记,1956年经组织批准与张瑞祥登记结婚,后随张瑞祥赴饶河八五九参加军垦北大荒建设,先后任西丰中学校长、饶河县印刷厂厂长等职。 1958年4月,张瑞祥来到饶河县东安镇铁道兵密山农垦局八五九农场。”1959年,虎林饶河两县合并改称虎饶县,铁道兵密山农垦局又与虎饶县合并,改称为牡丹江农垦局。“张瑞祥被调到第四生产队当指导员,在大家的努力下,4000多亩的小麦长势喜人,经过十几个昼夜奋战,500多吨小麦颗粒归仓,我们四队被授予‘牡丹江农垦局五好党支部’。张瑞祥也被选为代表出席牡丹江农垦局党代会。”张瑞祥说,1962年,饶河县恢复,场县正式分开。为了解决农场油料、配件供应和面粉油粮等加工机械设备,张瑞祥经常出差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用农场计划外的原木、大豆等物资与有关单位建立经济协作关系,以解决农场生产生活的急需。张瑞祥同论无论他到哪个单位,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忘我工作,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为开发北大荒,建设饶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到新建农场垦荒、种地、伐木和修水利要学会各种劳动技能,他要求自己边学边干,边干边劳动改造世界观,妻儿汪芸与他同甘共苦生活在一起,席卷全国的“文革”运动同样波及到饶河这个安静又美丽小县城。当年任职于县计委主任的张瑞祥被停职了,他每天在家认真写检查,写思想汇报。干部下放劳动这是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1970年张瑞祥被下放到饶河县、西丰公社第二生产队当农民;他每天早上三点起床披星戴月下地干农活了。三年后,落实政策恢复原职。 1984年张瑞祥夫妻异地安置定居在江苏昆山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9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00:00 / 09: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8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