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8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6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雨殇 天空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破棉絮,沉沉地压在山坳之上。雨,就从这块破棉絮里没完没了地渗出来,细密、冰冷,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灰网,将整个村庄和田野都罩得严严实实。 已经是第十几天了。 起初,人们还带着几分欣喜。久旱的土地确实需要滋润,老人们坐在屋檐下,吧嗒着旱烟,看着雨丝斜斜地扎进土里,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些。田埂上的谷子刚抽齐穗,沉甸甸地低着头,青黄相间的穗子在雨里显得格外水灵;坡上的土豆蔓长得正旺,肥厚的叶子挨挨挤挤,像一片深绿的毯子,底下该是圆滚滚的果实正在悄悄膨大;还有那片高粱地,红彤彤的穗子像无数支燃烧的火把,在雨雾中透出朦胧的亮色,那是一家人过冬的指望,是孩子们新衣裳的布料钱。 可这雨,偏偏就不肯停。 它不像夏天的暴雨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带着一股子痛快劲儿。它是缠绵的,阴冷的,像一个怨妇的眼泪,淅淅沥沥,黏黏糊糊,敲打着瓦片,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庄稼人的心。 泥土渐渐吸饱了水分,变得泥泞不堪。田埂开始塌陷,浑浊的泥水漫进了低洼的谷田。最先遭殃的是谷子。那些曾经饱满的穗子被雨水泡得越来越沉,秆子支撑不住,纷纷倒伏在泥水里。穗子一旦着了泥,就再也直不起来,饱满的谷粒开始吸水肿胀,然后渐渐发黑、腐烂,一股潮湿的霉味顺着雨雾飘进村庄。 接着是土豆。地里的积水排不出去,土豆蔓的叶子开始发黄、枯萎,一片片往下掉。人们心急如焚地蹚着齐脚踝的泥水去挖,刨出来的土豆哪里还有往日的饱满光滑?一个个表皮发暗,有的已经裂开了大口子,露出里面褐色的烂肉,一捏就软塌塌的,散发着一股腥气。那藏在土里的希望,就这样在积水中泡成了泡影。 高粱似乎还能撑一会儿。它的秆子比谷子粗壮,穗子也更紧凑。可这连绵的雨水太无情了。它顺着秆子往下淌,钻进根部的泥土里,将高粱的根须泡得发烂。原本挺拔的高粱秆开始慢慢倾斜,像一个个被抽走了骨头的巨人,东倒西歪地瘫在地里。那些曾经象征着红火日子的红穗子,被雨水泡得发黑发臭,轻轻一碰,就有腐烂的籽粒掉下来,混在泥水里,再也分不清了。 雨还在下。 村口的文化活动广场,几个庄稼人蹲在那里,望着灰蒙蒙的田野,一言不发。烟蒂扔了一地,脸上的皱纹拧成了疙瘩,眼里是掩不住的绝望。那片曾经充满生机的田野,如今成了一片泽国,成了埋葬他们汗水和希望的坟墓。 雨丝依旧细密,依旧冰冷。它冲刷着地里的庄稼,也冲刷着庄稼人的心。没了。过冬的粮食,没了。孩子们的新衣裳,也没了……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