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
今译 季子然问:“子路、冉求,可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答说:“我以为你要问什么人,原来是子路与冉求两人。所谓大臣,是要以正道来事奉国君,国君若是不能接受,就应该辞官不做。现在子路和冉求,只具备臣属的条件而已。” 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会完全听从季氏的话了?”孔子答说:“弑父弑君的事,他们也不会听从的。” 引述 孔子认为大臣与具臣有所不同,能够以道事君,才有资格称为大臣,否则只能算是备位的臣子。 君有义,臣才可以义相合。君如不义,臣便丧失事君的意义。以道事君,主要在辅助君有义,使其名实相符。如果 做不到,可以辞职。若有现实上的困难,不妨留任,做一个消极的具臣。无论如何,像弑父与弑君这样的事情,是为臣最起码的底线,绝对不能够服从。 生活智慧 (一)君和臣的关系,并不是支配与服从、领导与隶属、反抗与压制的关系。君的任务,在承受天命,受民托付,来管理人民的事务。臣的职责,是辅佐君实现这种道德责任。 (二)  君臣都有义,当然最好。若君不义,臣应该求去。如臣不义,必然受到刑罚。君臣以义为重,是百姓的福气。   (三)臣有臣的品德修养,然后才看臣的才能,给予合适的职位,这种德本才末的评量标准,现代亟待恢复。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27: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2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