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8: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真正学好数学的关键,从来不是刷多少道题,而是培养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这比盲目刷题强100倍。 培养数学思维我们有三个简单的方法: 1、多思考三步,追问根源 首先,学习书本知识时要理解彻底,比如速度*时间=距离,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而要多问一句“为什么是这样?”,并举三个生活中的案例:“我去学校需要多久?”“我走路的速度多少?”“按照我现在的速度走到花了10分钟,总距离是多少?” 其次,在做作业时,先思考这道题用到了哪个知识?我掌握了吗? 最后,思考这道题陷阱有哪些?我可能会错在哪里? 2、一题多解,锻炼发散思维 比如:“小明有15支铅笔,小红有9支铅笔,小明给小红几支铅笔后,两人的铅笔数量一样多?” 第1种解法:先算出两人铅笔的总数15+9=24,再算出两人数量一样多时各有多少支24÷2=12,最后用小明原有的铅笔数减去一样多时的数量15-12=3,所以小明给小红3支铅笔。 第2种解法:先算出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15-9=6,要让两人数量一样多,小明需要把多出来的铅笔平均分给两人6÷2=3,所以答案是3支。 第3种解法:用画图的方式,先画出小明的15支铅笔,再画出小红的9支铅笔,然后一边从小明的铅笔里拿走一支,加到小红的铅笔里。 3、把书本知识与生活案例联系起来 比如当孩子学百分数时,我们带他去超市,看到苹果打八折,就问孩子:“苹果原价8元一斤,打八折后是多少钱呀? 当我们看到牛奶标签上写着“加量20%”,就引导孩子思考:“原来这瓶牛奶是500毫升,加量20%后,现在有多少毫升呢?” 总结: 数学学得好不好与努力不成正比,不要埋头刷题,一定要学会正确的方法。 就好比登山一样,只顾着低头走路很可能走岔路了;必须先抬头看清路线后再发力前行。#每天学习一点点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1.数学是底线,如果连数学都学不好,你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数学不好的孩子,想当学霸几乎不可能。 数学是三大主科当中,唯一有可能拿满分的科目,把数学学好,能迅速跟其他同学拉开差距,这一点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一样。 学好数学,就三个步骤: 立足课本,重视习题,整理错题。 学有余力之时,可以挑战一些难题,奥数题,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2.英语是一门能在小学阶段就提前学完的科目,它决定了孩子的成绩是中等还是名列前茅。 作为一门语言学,英语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要记的知识点太零散,考验的是孩子的记忆力、耐心,还有执行能力。 当然,能够在学龄之前就做好充分的英语启蒙,这样的孩子学习英语必然会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对于语言的学习,越早越有利。 3.语文是用来区分一般学霸和顶级学霸的科目,语文考的大多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你想一分不丢几乎不可能,差距就在于日积月累,一分一分的堆上去。 学语文就是一场马拉松,别指望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能看到效果,语文想要考出好成绩,要抓好三个方面。 ①课本,基础知识必须过关,重视课后三张表(写字表、识字表、词语表),日积月累部分要会默写,重点古诗、文言文,要每天坚持去读。 ②阅读,阅读拉开差距,阅读量的大小,是衡量语文上限的标准,多阅读才能打开思维,理解能力、思考问题。 古诗、文言文,要每天坚持去读。②阅读,阅读拉开差距,阅读量的大小,是衡量语文上限的标准,多阅读才能打开思维,理解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各方面的水平才能提高。 ③写作,多仿写一些优秀作文,多积累写作素材,多总结写作技巧。 其中,我认为阅读这一块是重中之重,没有阅读量的孩子根本学不好语文,就拿作文来说,这一题占分最多,平时如果阅读量少,写作的时候根本就没话写,就算写出来了,也是干巴巴的流水文,这样的作文别想着老师会给出一个好分数。#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