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彤读书』 今日推荐~~李麦浪《幼儿教师治班之道》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从“心”开始,善用真情去感染幼儿、感染家长、感染同事;在“理”中找据,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由“行”入手,注重在行动中去建立班级规范,坚持一贯的适度要求;以“意”为基,建立基本的班级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规则意识;以“谋”为度,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起适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则学习过程;以“和”为贵,师幼共同制定规则并一起遵守,家园形成合力,同事工作默契。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懂得用“场”之策,即不同的场景应有不同的常规,以便大家共同遵守;用“语”之妙,即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运用语言灵活地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用“物”之巧,即在不同的场合中,以不同的材料作为班级管理的不同导向,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这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共10章。上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角色定位、理念确立、情感因素、基本原则和理想状态等五个方面引发幼儿教师对治班的理性思考。下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实践行动提出了多种策略,并围绕着这些策略指出了各种具体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做明智而负责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者,在善待自己的职业、善用自己的权利、善管自己的工作中,实现班级的善治。#好书推荐 #读书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带娃总踩坑?10年幼师掏心窝:这3个“反常识”技巧才管用 宝妈宝爸们大家好!我是小羊老师,在幼儿园带班十年,整理了一下家长们经常问的问题,快来对标一下你自己: ①“老师,孩子抢玩具该不该凶?” ②“老师,我家娃一说睡觉就哭闹咋办?” ③“老师,孩子自理能力差总依赖人怎么办?” 其实这些难题,换个思路就迎刃而解,今天直接讲方法,新手爸妈赶紧记好! 先说说最头疼的社交冲突。今天早晨一个家长还跟我说,孩子在游乐场抢别人玩具,自己当场生气批了孩子一通,可孩子反而哭得更凶。这其实是犯了常见的错——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抢玩具可能只是想说“我也想玩”,不是真的想欺负人。咱别直接喊“不许抢”,可以蹲下来问:“你是不是想玩这个呀?那我们问问小朋友‘可以轮流玩吗’,这样说更有礼貌哦”。你别小看这句话,我带过的很多小朋友就是这么学会了沟通,后来还成了分享小能手! 再聊聊自理能力的培养。好多家长怕孩子穿衣服慢、吃饭撒一地,就直接包办代替,结果孩子上了幼儿园连脱外套都不会。其实咱们可以把任务拆成小步骤,比如学穿衣先练套头,再练扣扣子,还能玩“穿衣比赛”的游戏。我带小班时有个宝宝叫天天,之前吃饭要喂,后来家长在家让他当“小厨师”摆碗筷,不到两周就自己吃饭了,进步特别快。记住,多给一次尝试的机会,比帮他做好十次更有用。 最后说情绪安抚。孩子一哭就哄不好?我班里如果有小朋友因为不想午睡哭闹,我不会强迫他睡,我会拿本她喜欢的绘本给他看或者小声陪他聊天,慢慢再说“小朋友玩累了睡觉,下午才有精神玩滑梯呀”,还让他挨着好朋友睡,没一会儿就安静了。其实孩子哭闹都是有原因的,先给个拥抱接纳情绪,再慢慢引导,比说“不许哭”管用一百倍。咱们还可以教孩子简单的调节方法,比如生气时深呼吸,或者找大人帮忙。 带娃不是拼谁更强势,而是看谁更懂孩子。这些方法我教过很多家长,反馈都特别好,育儿难题可以写在评论区,我会出解决方案给大家##知识分享 #家庭教育 #育儿知识分享 #家长教育 #教育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放学路上的“黄金一分钟”法则——大家好,我是小羊老师,今天,我想悄悄告诉大家一个我们在幼儿园里经常用,但很多家长却不知道的 “黄金一分钟”法则。 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孩子放学回家,你满怀期待地问他:“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学了什么呀?”他却小嘴一撇,回你一句:“不知道。”或者干脆不理你。 其实啊,不是孩子不想说,而是你问的时机不对! 我们想象一下:你刚辛苦工作了一天,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只想瘫在沙发上刷会儿手机。这时你的家人冲过来,连环追问:“今天工作汇报怎么样?领导满意吗?项目进度到哪儿了?”你是不是瞬间就觉得压力山大,一句话都不想讲了? 孩子也是一样的!他刚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里“工作”了一整天,遵守规则、处理社交、学习新知识,他的小脑袋和情绪已经“满负荷”了。放学那一刻,他最需要的不是“审讯”,而是“充电”。 而“黄金一分钟”,就是孩子放学见到你那一瞬间的第一分钟。这一分钟,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给他毫无保留的爱和接纳。 具体怎么做呢?我教你们三句话,你们直接照抄: 第一句:“宝贝,看到你真是太开心了!” (张开双臂,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句话传递的是:“我爱你,仅仅因为你是你,无关你今天表现好不好。” 第二句:“哇,你看起来有点累/有点兴奋,快来妈妈/爸爸这儿充充电。” ——这句话叫做“共情”,表示我看到了你的情绪,并且我和你站在一起。 第三句:(紧紧牵着她的手,或者继续抱着他,安静地走一小段路) ——这时候,沉默是金。让孩子主导,他如果不想说话,我们就享受这份安静的陪伴。 带过一个内向的小女孩叫钰钰,刚入园时妈妈接她,她总是闷闷不乐。后来家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和钰钰妈妈沟通,推荐她用了这个方法,奇迹发生了!就在第三天,妈妈还没开始问,钰钰自己就兴奋地叽叽喳喳说起来:“妈妈妈妈,今天我的积木塔倒了,但是我没哭,我又重新搭了一个更高的!” 为什么?因为在她情绪“电量”最低的时候,妈妈没有索取,而是给他充满了“爱的电量”。当她的情绪账户丰盈了,她自然就有了分享的欲望和能量。 所以,爸爸妈妈们,咱们先把那个高高在上的“家长”身份放一放,在接到孩子的“黄金一分钟”里,做回孩子最依恋、最信任的爸爸妈妈。当你把孩子的“情感杯子”先加满,他会主动把整个世界都分享给你#宝宝上幼儿园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亲子沟通 #育儿教育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