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7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8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曾国藩说: 洪琴西来,与之言风俗移人。凡才人皆随风气为移,虽贤者不能自拔于风尚之外,因言:“余老无能有所树立,但不欲开坏风气,导天下以恶习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 洪汝奎来访,我和他谈论了社会风气、习俗对人的影响。凡是人才都会被风气影响而改变,即便是贤能的人,也难以超脱于社会风尚之外、不受其影响。因此我感慨道:“我如今年老,没有能力再有所建树,但只希望自己不开启坏的风气,不引导天下人沾染恶习而己。” 阅读理解: 曾国藩不高估“个人力”,不放弃“个人责”。没有陷入两种极端:既不认为“个人能凭一己之力扭转风气”,也不因此“随波逐流”。 面对“风气强大、个人有限”的现实,不纠结“能不能改变世界”,只专注“能不能守住自己”;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功业”,要坚持“不为恶的底线”。知局限而守本分,明责任而不空谈。 不少官员起初怀揣抱负,却在“同流合污方能自保”的风气中逐渐沉沦;如今职场中,“内卷”“躺平”的论调蔓延,也有人本想踏实做事,却在周遭的敷衍与抱怨中慢慢懈怠。正如古语所叹“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当风气的引力足够强大,即便是贤者,也需耗费心力才能不被拉扯,这更凸显出“坚守”二字的重量——它不是对风气的盲目对抗,而是对自我本心的坚定守护。 坚信“自我有价值”,不把“随风气”当作“不得已”的借口,也不把“守初心”看作“不切实际”的固执。 曾国藩的“守大义”,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而是“俯身可及的日常坚守”。他的“不导恶习”,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写日记时如实反省“今日是否急躁”,不自我欺骗;是给子弟写信时强调“每餐两菜一汤”,不追求奢靡;是面对下属失误时,先帮着分析问题,不随意苛责。这些细微的选择,没有载入“功业录”,却实实在在地护着他身边的小风气——幕僚们见他勤勉,便不敢懈怠;子弟们见他节俭,便不敢挥霍;士兵们见他真诚,便愿意效命。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43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5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1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3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