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0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52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揭开西汉“虎钮青铜錞于”的神秘面纱 1989年夏,重庆万州甘宁乡的一场洪水冲开了一个巨石的缝隙,这件锈迹斑驳的青铜器便赫然现世。当地村民惊呼“洪水冲出来了大铜罐”,这件器物正是如今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顶级国宝之一——汉代的虎钮青铜錞于。它最初出土时虎钮的尾部曾断裂遗失,文物专家凭经验发动村民搜寻,竟然在一周之内便找回了断尾,令其重归完整。而更惊人的是,这件看似“酒缸”的器物,竟是古代战场上的“神器”。 《后汉书》中记载,巴人的先祖廪君死后化为了白虎,其族人遂后便以白虎为图腾,甚至以人血对其进行祭祀。这件青铜錞于顶部的虎钮正是这一信仰的具象化表达。其虎口大张和倨牙翘尾的造型,不仅象征着勇猛,更暗含着“虎饮人血”的古老记忆,进一步揭示了巴人血腥而虔诚的祭祀传统。 此青铜錞于通高43.6厘米,重13斤,器壁仅有3毫米的厚度,却历经了两千年而不被锈蚀,展现了汉代巴人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其上大下小椭圆筒形的设计与《周礼》中“圜如碓头”的描述完全吻合,堪称是古代声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最早的巴人本活跃于今湖北的清江流域,后因楚人的扩张逐渐西迁至川渝地区。錞于的形制虽源自于中原的齐国和鲁国,却被巴人融入了虎钮的元素,成为了巴楚文化于齐鲁文化碰撞的缩影。 其整体造型为:椭圆形的盘首肩部突出,腹部收缩,形似一口倒置的酒缸。虎钮长18厘米,显得威猛逼人,虎身装饰有云纹,尾部自盘沿处向内卷,仿佛随时要向上跃起。 它是从战场号令到祭祀的圣器,其用力敲击时声震如雷,是我国最早的“古代扩音器”。 #青铜錞于 #国家博物馆 #历史文物 #青铜器 #抖音家速计划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00:00 / 06: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1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