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彩衣街的桂香漫过青灰瓦时,74岁的人力车夫正蹲在老桂树下,用粗布巾擦三轮车脚蹬。花白头发沾着片桂蕊,他抬手拂去,指节老茧蹭过额角——那是三十年蹬车磨出的印子。 “姑娘上车,稳当!”他起身扶着车座,掌心温透过布面。脚蹬一踩,车轮碾过青石板,“吱呀”声混着桂香飘开:“我干这行三十多年,当年彩衣街桂树才碗口粗,现在得两人合抱。” 七十四个春秋,近半时光与这车绑在一处。早年间,他蹬车送过穿小褂的孩童,载过挎竹篮的阿婆,车座上搁过茶社的烫干丝,也放游客的行李。“那时东关街到个园收五块,客人爱坐我车,说我蹬得慢,能细看巷景。”眼角皱纹挤成弧,像车轮轧在石板上的浅痕。 风裹着酱菜铺咸香飘来,他放慢车速,指老桂树笑:“这树我熟!三十年前常停这儿歇脚,树影遮大半个车。现在我都够不着枝桠了。”风过,桂蕊落车座,他拈起一瓣丢回风中:“每年这时,满街桂香,蹬车像在香里走。” 过巷口块凸起青石板,他下意识捏刹车:“慢点儿,这板三十年前颠过我一次,别让客人不舒服。”这般妥帖,是三十年攒下的习惯,比石板还记挂人。 拎菜篮的阿婆路过喊:“老爷子还出车?”他摆手:“蹬着舒坦,轮子转着心里踏实。”脚蹬再动,车轮碾过带香石板,把叮嘱与桂香甩在慢时光里。 夕阳拉长老影,车到目的地,他拎下行李指巷深:“前面桂花糕店,我吃三十年,得尝尝。”转身时,他已蹲回桂树下擦车,桂蕊落粗布衫,像给车辙时光缀了枚温柔印章。 望着他蹬车远去的背影,74岁身子骨在桂香里挺直。车轮轧过的石板余温混着香,晕开的不只是路程,是扬州巷弄的烟火,是老行当的坚守,更是七旬老人用三十年车轮,绕在城心上的深情。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2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