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第二天,聊聊为啥缩招了 国考缩招意味着什么,哈喽,大家好,国考公告大家也看到了,今年招3.81万,很多同学都在着急“为啥突然不扩招了?”要知道过去的六年里,国考每年都在扩招,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2020年才招2.41万,2023年突破3.7万,去年2025年更是到了3.97万的峰值。但2026年直接回落至3.81万,少了1621人,降幅约4%——这应该是近年头一回收缩,难怪大家慌。 那为啥突然缩招了?不是“铁饭碗”不香了,省考会缩招吗?其实从今年各类招录公告来看,公告招录都在缩招,可以说是稳中有降。这也很好理解,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机构改革和技术进步在“提质减员”。这两年一直在提“精兵简政”,2023年机构改革后,不少重叠职能合并了,更关键的是技术替代,大家都看到的新闻就是,深圳福田区都有70名AI公务员了,公文处理快90%,执法文书秒生成,所以继续缩招是趋势。 第二,财政压力倒逼“精打细算”。这个不方便过多展开,反正就是“保工资、保运转”。 紧日子需要从编制入手,缩减人员,减少开支。 第三,政策从“保就业”转向“提质量”。前几年扩招,很大程度是帮大家稳就业。但今年不一样,民营企业、新能源这些行业招聘需求涨了15%,就业市场回暖了。国考也跟着调方向,年龄放宽到38岁,应届生身份认定范围扩大,就是想招需要的,而不要让公考成为稳就业的神器。 那未来会咋发展?备考该咋调整?结合这几年趋势,大概率三大方向,一是 第一,岗位越来越“专业化”。相信各地要求也会水涨船高,限时消灭三不限,再是消灭低学历,所以如果正在准备走入体制的,甚至高考选择专业,也一定早做打算。未来,像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新兴领域岗位逆势涨了40%,但“三不限”岗位竞争都快1000:1了。 第二,基层岗位是“黄金赛道”。想考,大概率往基层去,今年县乡级岗位占比高达73%,定向基层服务人员的计划就有3000多个。未来省考大概率更是如此。 第三,相应的考试能力也会有微调,除了去年的政治素养,未来题目应该也会更加务实,能力要求从“会做题”变“能干事”。现在申论案例分析题越来越多,面试全是实际工作场景题,比如“村里电商卖不出去货咋解决”。平时得多看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积累政策素材,光刷真题已经不了!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国考 #探营 26国考探营(二) 15日,国考开始报名首日,各路备考大军开始结营扎寨,厉兵秣马,硝烟弥漫,山雨欲来风满楼!老猫带你探营,解密国考新政数据变化背后的真相。 一是提龄。首次将报考年龄上限从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应届硕博43周岁,政策覆盖范围扩大8.6%。 二是缩编。招考计划在七年连续扩招后首次下调。26年计划招录38119人,较25年的39700人减少约1600人,降幅为4.03%。 三是扩军。25年通过资格审查人数340万人,26年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50万,竞争比或攀升至92:1左右,较25年的65:1增幅达41.5%。 四是基层。政策持续向基层倾斜,2.8万余个计划补充至县级及以下岗位,占比达73.5%,较25年的2.7万个基层计划增长3.7%。 五是应届。2.6万个岗位专门面向应届生,占比68.2%,与去年持平。 六是专业化导向。需加试专业科目的岗位显著扩容,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测试,增幅分别达7.7%和16.7%。 七是政治导向。行测科目“政治理论”题量保持20题,占比提升至常识部分的57.1%,强化对政策分析能力的考察。 八是三不限爆缸。总招录3.8万人,除去2.6万个的应届岗,在报名人数增加10万人的情况下,余下的1.2万个岗位,对于提龄扩招的30万人红利,依然粥少僧多,竞争更加激烈。 独木桥上,千军万马来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2026年度国考综合分析 2026年度国考综合分析 2026年度国考(针对26届毕业生)核心情况摘要 总体规模: 今年国考共招录 3万8119人,较去年略有减少。 岗位构成与分析: 中央党群与部委: 招录人数少(共817人),要求高(硕士、党员、基层经验),不适合大部分考生。 招录大户: 省级以下直属机构(招录36143人),其中 国税系统 是绝对主力(招25004人,占比66%)。 其他主要系统: 海关、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出入境等也有较多招录。铁路公安招录人数下降明显。 参公单位: 国家统计局各地调查队是主力,但今年招录人数(493人)相比往年大幅减少,竞争加剧。 核心焦点:政策向应届生,特别是2026届毕业生大幅倾斜 专属岗位: 仅限2026届应届毕业生 的岗位达 17301人(占总招录45%)。 共享岗位: 面向 “应届高校毕业生”(含24、25、26届)的岗位有 8977人。 26届优势: 26届毕业生可同时报考以上两类岗位,可选岗位总数高达 26278个,占总招录人数的 69%,机会空前。 其他重要选岗方向: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士兵等)有 1962个 专属岗位,竞争最小,符合条件者务必报考。 综合计算,应届生(含服务基层)可报岗位占总量的 74%,在职社会人员岗位不足26%,竞争激烈。 今年主要变化: 基本取消“三不限”岗位,需按专业报考。 报考年龄延长至38岁。 取消了岗位的性别限制(不限男/女),可能导致部分岗位竞争加剧。 #考公 #国考 #省考 #2026届毕业生 #就业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26年国考公告的最大新变化,你知道吗? 今天咱们聊聊26年国考公务员公告新变化,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林老师! 26年国考公务员今天发布了公告,最大的变化是年龄放宽到38岁。26年国考招3.81万人,其中天津地区招435人,比25年国考招3.97万人,天津市招499人来说下降了许多。 接下来,咱们重点聊一聊天津地区招聘情况: 按招聘部门来说:招录岗位及人数:国税天津类招240人,海关招60人,人民银行类33人,北京铁路公安局招27人,统计局天津调查队10人,水利部海河委招10人,其他岗位及具体人数看图展示。 按区来说的招聘人数:市直招154人;滨海新区招101人,河西区招21人,河东区招21人,北辰区招14人,武清区招14人,西青区招13人,其他区及具体人数看图展示。 报考条件:年龄要求38周岁以下(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意味着考生群体也多,报考者也多了),对于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天津市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学士及以上;限制相关专业。 笔试时间及内容:11月30日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17:00申论;11月29日14-16点,专业知识 面试为结构化面谈;总成绩为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以上就是26年国考公告的解读分析,各位备考国考的,距离笔试还有1个半月。抓紧时间复习了,及时查漏补缺,因年龄的放宽,今年国考报考人数会增加很多很多,考试难度也会增加很多。 想了解26年国考岗位表和需要筛岗选岗的和备考资料的,可以后台私信林老师,点赞+关注,上岸不迷路!#公考 #公考上岸 #省考 #公考上岸 #公考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