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如如不动”,若你能修得这份定力,任凭外界风起云涌都无法影响到你,当你深入红尘便要与众生为一,入什么场就显什么像,既可高贵到受人膜拜,也可以卑微到如一粒尘埃,人生真正的修行从不是在打坐禅修中练出来的,而是在红尘中修行,将修行生活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事修出世之心,道德经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于动中守静,于静中含动,动静相济,方能修出一颗“如如不动”的心。若要修得此心,你当记住以下八点:第一、不要怕身体的病痛、财富的匮乏、事业的低谷,要允许一切发生,一切发生皆有利于你,皆是成就你的养分,皆是丰满你意识的机缘,终将助你趋于“圆满”;第二、不要烦扰,生活本是诸事交织,当以耐心应对每一件事,安住于当下这一刻,于每一次行动中淬炼己身,同时学会剥离外物纷扰,删减一切不重要的东西;第三、不要独行,修行并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要养谦卑平和之态,敛锋芒,藏光华,在红尘中护持自身,与万物相融而不失本我;第四、不要抱怨,抱怨是在强化你此刻的困顿,也是在吸引阴霾,你的每一句怨言都会蚀入身心,消耗你的生命能量,同时也将吸引到低层级的人和事;第五、不要着急,急躁是内耗的根源,急则身紧,燥则心乱,此时你做出的决断与行动往往是错误的;第六、不要纠缠,你要学会不与过程纠缠,不与低频的人事物周旋,该舍去则舍,不回应不入局,当以提升自己的意识层级为重;第七、不要干涉,不扶烂泥,不雕朽木,不干涉他人因果,不强求众生觉醒,允许树成树花成花,允许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如日月经天,自行其道。第八、不要期待,活在当下,念起即觉,念起即察,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自己的情绪与能量状态,将自身抽离出来,让自己成为观察者,觉知者,将一切负能量的念头放下。觉察即是照见,照见即是看破,看破便可放下,放下万念自然“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则可清净圆满!#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人生智慧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如如不动”,若你能修得这份定力,任凭外界风起云涌都无法影响到你,当你深入红尘便要与众生为一,入什么场就显什么像,既可高贵到受人膜拜,也可以卑微到如一粒尘埃,人生真正的修行从不是在打坐禅修中练出来的,而是在红尘中修行,将修行生活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事修出世之心,道德经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于动中守静,于静中含动,动静相济,方能修出一颗“如如不动”的心。若要修得此心,你当记住以下八点:第一、不要怕身体的病痛、财富的匮乏、事业的低谷,要允许一切发生,一切发生皆有利于你,皆是成就你的养分,皆是丰满你意识的机缘,终将助你趋于“圆满”;第二、不要烦扰,生活本是诸事交织,当以耐心应对每一件事,安住于当下这一刻,于每一次行动中淬炼己身,同时学会剥离外物纷扰,删减一切不重要的东西;第三、不要独行,修行并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要养谦卑平和之态,敛锋芒,藏光华,在红尘中护持自身,与万物相融而不失本我;第四、不要抱怨,抱怨是在强化你此刻的困顿,也是在吸引阴霾,你的每一句怨言都会蚀入身心,消耗你的生命能量,同时也将吸引到低层级的人和事;第五、不要着急,急躁是内耗的根源,急则身紧,燥则心乱,此时你做出的决断与行动往往是错误的;第六、不要纠缠,你要学会不与过程纠缠,不与低频的人事物周旋,该舍去则舍,不回应不入局,当以提升自己的意识层级为重;第七、不要干涉,不扶烂泥,不雕朽木,不干涉他人因果,不强求众生觉醒,允许树成树花成花,允许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如日月经天,自行其道。第八、不要期待,活在当下,念起即觉,念起即察,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自己的情绪与能量状态,将自身抽离出来,让自己成为观察者,觉知者,将一切负能量的念头放下。觉察即是照见,照见即是看破,看破便可放下,放下万念自然“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则可清净圆满!#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人生智慧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
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如如不动”,若你能修得这份定力,任凭外界风起云涌都无法影响到你,当你深入红尘便要与众生为一,入什么场就显什么像,既可高贵到受人膜拜,也可以卑微到如一粒尘埃,人生真正的修行从不是在打坐禅修中练出来的,而是在红尘中修行,将修行生活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事修出世之心,道德经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于动中守静,于静中含动,动静相济,方能修出一颗“如如不动”的心。若要修得此心,你当记住以下八点:第一、不要怕身体的病痛、财富的匮乏、事业的低谷,要允许一切发生,一切发生皆有利于你,皆是成就你的养分,皆是丰满你意识的机缘,终将助你趋于“圆满”;第二、不要烦扰,生活本是诸事交织,当以耐心应对每一件事,安住于当下这一刻,于每一次行动中淬炼己身,同时学会剥离外物纷扰,删减一切不重要的东西;第三、不要独行,修行并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要养谦卑平和之态,敛锋芒,藏光华,在红尘中护持自身,与万物相融而不失本我;第四、不要抱怨,抱怨是在强化你此刻的困顿,也是在吸引阴霾,你的每一句怨言都会蚀入身心,消耗你的生命能量,同时也将吸引到低层级的人和事;第五、不要着急,急躁是内耗的根源,急则身紧,燥则心乱,此时你做出的决断与行动往往是错误的;第六、不要纠缠,你要学会不与过程纠缠,不与低频的人事物周旋,该舍去则舍,不回应不入局,当以提升自己的意识层级为重;第七、不要干涉,不扶烂泥,不雕朽木,不干涉他人因果,不强求众生觉醒,允许树成树花成花,允许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如日月经天,自行其道。第八、不要期待,活在当下,念起即觉,念起即察,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自己的情绪与能量状态,将自身抽离出来,让自己成为观察者,觉知者,将一切负能量的念头放下。觉察即是照见,照见即是看破,看破便可放下,放下万念自然“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则可清净圆满!#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人生智慧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1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95
#《道德经》解读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如如不动,外在的一切风云变幻都影响不了你。《道德经》有言:“静为躁君”,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成为纷扰世界的主人。深入红尘,与众生合一,入什么场显什么相。我们既可以高贵如明月令人仰望,也可以卑微如一粒尘芥落于大地。 真正厉害的功夫,并非只在禅坐中修得,而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练就。将修行融入生活,让生活成为修行,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借入世之事磨出世之心。借万事万物炼一口气,借人间烟火定一份神,借假相修得真我。动中能静,静中能动,动静自如,方能成就一颗如如不动的心。 · 第一,不惧身体的病痛、财富的匮乏或事业的低谷。允许一切自然发生,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都是为了丰富你的认知,圆满你的人生。若未曾经历过疼痛,又如何懂得什么是解脱?若不痛过,又怎能真正觉醒? · 第二,不烦躁。人间生活本就琐碎繁杂,我们要以耐心应对当下每一件事,安住此时此刻,在行动中修炼自己。同时,学会放下那些本不重要的牵绊。生活从来不是一味做加法,而是一场减法。大道至简,不断减损,方能趋近无为。 · 第三,不刻意独行。修行不是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而是为了修得谦卑从容、与世无争、和光同尘。学会在人海中隐去自我——一滴水融入大海,你可以说它消失了,也可以说,它成了整片海洋。 · 第四,不干涉、不扶烂泥、不雕朽木。不插手他人的因果,不勉强任何人觉醒。让树成树,让花成花,也允许自己做自己。如同太阳,自然散发光芒,有人躲避它的炽热,也有人主动奔赴光明。 · 第五,不期待。安住当下,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情绪与能量的起伏。把自己抽离出来,做自己生命的观察者。你本可以成为自己的觉知之眼,清醒而明澈。 人生如行荆棘丛林,心若不动,人即不妄动,不动则不伤。若心念起伏,则行动随之失控,伤身痛骨,于是遍尝世间诸苦。照见即看破,看破即放下,放下执念,智慧自然如如不动。 所以说,修心才是人一生走向幸福的根本法门。修心、静心、养心,方能悦己、悦人、悦世。#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好书推荐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7
00:00 / 07: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道德经》解读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人生真正的修行,从来不在打坐禅修中孤立成就,而是在生活里练心修行。将修行化入日常,以生活滋养道心;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借入世之事炼出世之心。 《道德经》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要在动中守静,在静中含动,让动静相济、身心一如。 记住以下八点,修出一颗如如不动之心: 一、不惧匮乏。允许一切发生,一切皆是成就你的养分,一切皆为丰满意识的机缘。 二、不厌烦扰。生活本千头万绪,要以耐心安住当下,在行动中淬炼自身。同时学会剥离杂音,删减冗杂。 三、不露锋芒。修养谦卑,敛藏光华,与万物相融而不失本真,于红尘中护持自心。 四、不生抱怨。抱怨只会强化困局、吸引阴霾。每一句怨言,都在蚀耗身心、散失能量。 五、不急不躁。急躁是内耗之源,急则身紧,燥则神散。此时所做的判断与行动,皆难如理。 六、不可纠缠。不与过程纠缠,不与低境人事焦灼。该舍则舍,不回应、不入局。唯提升意识层级,方能行于光明创造之途。 七、不干涉他。不扶烂泥,不雕朽木,不插手他人因果。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让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如日月经天,各正其道——予人光明,而不代人行路。 八、不要期待。活在当下,觉察起心动念,观照情绪能量。做自身的观察者,照见身口意的流转,不执不盼。 人生在世,犹如行于荆棘丛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若动则人妄动,伤身痛骨、遍尝辛苦。 照见即是看破,看破便是放下。放下万缘,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清净圆满。 #国学 #国学文化 #国学知识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7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6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83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5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3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