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中国稀土反制美国 贝森特说希望中国放宽稀土磁铁出口限制,希望到恢复到四月份以前的水平。那他就想得太美了,以前的好日子不可能再回来了。 中国这几个月上线了稀土跟踪系统,稀土厂商出口前必须要报备客户名单和用途,然后还在打击稀土走私,所以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随便出口稀土了。可能民用会放开,但军用系统肯定是严格审批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稀土的市场是很小的。比如2024年,中国整个稀土的出口金额也就是4.89亿美元,包括出口美国1.19亿美元。是不是觉得很意外。我们对美国最关键的谈判筹码,贸易金额只有这么点吗。要知道美国每年要从中国进口5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即使是塑料吸管,都要进口一亿多美元,进口手机壳都要花十多亿美元。 所以稀土叫工业味精,其实市场很小。即使禁运了,对中国造成的收入损失其实微乎其微。但是,稀土却能影响美国几万亿美元产业,从汽车到飞机,从手机到电视,基本上都离不开稀土。今年5月份,福特的探险者停产了一周,中国发了稀土许可证后才恢复生产。美国的飞机导弹停产的更多,中国前段时间的那些稀土走私案件,都是这些军火商干的。因为中国目前对军用的稀土基本上不发许可证。 相比之下,美国制裁中国AI芯片,光英伟达就能损失几百亿美元。真的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可不想干这种事情,我们还想占领市场挣钱呢。 所以,就是因为稀土市场很小,所以美国企业不愿意生产。如果有人冒险投资把工厂建起来了,那中国肯定马上搞价格战,肯定要赔个精光。所以没有美国企业愿意为了这么小的市场,来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稀土市场被中国牢牢控制,给了我们这么大的一个筹码。所以我们说,稀土是中国反制美国最完美的手段,没有之一。 #稀土 #贸易战 #中国反制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3
油管网友热议:中国放开部分稀土供应 vs 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国际 #今日热点 #上热搜 美国网友:中国终于松了点口,但看看细节——稀土主要给欧洲和越南,美国还是被卡脖子,这哪是放开,分明是精准施压啊! 立陶宛网友:美国取消部分技术限制,换中国加快稀土审批?这叫“互惠”?中国掌握90%的精炼产能,美国就算有矿也得求着中国加工。 日本网友:中国这招太狠了,军用稀土还是被卡死,F-35和特斯拉的供应链照样被拿捏。美国军工企业现在只能祈祷库存撑得住。 德国网友:美国想重建稀土产业链?至少10年。中国连稀土回收技术都碾压美国,从旧手机里提取的纯度比美国实验室还高。 法国网友:特朗普之前还嘴硬要“挖矿独立”,结果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提纯,成本翻几倍。现在不还是得低头谈判? 美国网友:中国这次调整是给欧洲车企(比如大众)开绿灯,但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企业依然严防死守,这就是“非美供应链”战略。 美国网友:美国取消AI芯片和EDA软件限制,换中国稀土?短期看是双赢,但长期中国还是主导全球稀土市场,美国技术优势能撑多久? 英国网友:中国商务部说了,是否继续放宽对美稀土出口,取决于“美方表现”。翻译一下:美国敢再搞技术封锁,中国随时收紧! 澳大利亚网友:这场博弈还没完,中国手里还有新能源电池、生物制造等筹码,美国想全面脱钩?做梦! 美国网友:说到底,稀土只是中美博弈的一环。中国在玩长期战略,美国在拼命找短期解决方案,谁更有耐心一目了然。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贸易战中我们的稀土这张王牌,为什么今年才打出来? 2025 年初,中国宣布对钨、碲、铋等稀有金属及七种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瞬间引发全球产业链震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紧急提出访华请求,宣布取消 91% 对华关税,暂停对等反制措施 —— 如此剧烈的反应,印证了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威慑力。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中国早在 2018 年贸易战爆发时就掌握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产能,为何直到 2025 年才亮出这张王牌?答案藏在珠海森铂公司真空提氦冷箱的仪表盘上:当这套设备每小时从液化天然气尾气中提取出 65 立方米纯度 99.9998% 的氦气时,中国终于解除了被美国攥在手中长达半个世纪的 "氦气枷锁"。 稀土与氦气,看似毫不相关的两种资源,却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形成了奇妙的制衡关系。美国早在 1925 年就通过《氦气保护法案》将氦气列为战略物资,严格限制出口,而中国直到 2023 年仍有 95% 的氦气需求依赖进口。这种极度不对称的依存关系,使得稀土这张王牌始终难以出手 —— 氦气在光刻机冷却系统、核磁共振设备、导弹燃料检测等关键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意味着美国只需掐断供应,就能让中国高科技产业陷入瘫痪。2019 年中国曾尝试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但面对美国商务部将氦气列入 "至关重要资源目录" 的反制威胁,最终只能暂缓行动,这种博弈僵局恰恰印证了资源牌的使用前提:必须先消除自身的战略短板。 突破的曙光出现在 2024 年。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共聚酰亚胺膜通过 0.38 纳米的精准孔道设计,将氦气渗透率较传统技术提升 43 倍,这套被称为 "分子尺" 的分离系统,能从含氦量仅 0.2% 的天然气中提炼出高纯度氦气。与此同时,珠海森铂公司的真空提氦冷箱实现了从液化天然气尾气中提氦的工业化应用,其 1.5 倍于国际水平的提取效率,相当于从二十个标准泳池的水量中精准筛出一勺盐。这些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产能提升 —— 当七套国产提氦装置在 2024 年同时投产,当坦桑尼亚的海外氦气厂为中国锁定 3000 万立方米优先采购权,中国终于构建起 "国内提取 + 海外布局" 的双重保障体系,将氦气对外依存度从 95% 骤降至 60% 以下。#突破技术封锁 #稀土提炼技术 #中国科技崛起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势不可挡
00:00 / 06: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5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