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3
#上热门 《讳疾忌医》是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源自中国古代名医扁鹊与蔡桓公(或齐桓侯)的典故,比喻掩饰缺点、错误而不愿改正,最终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拼音:huì jí jì yī 字面意思:隐瞒疾病,害怕医治。 引申义:比喻掩饰自身的缺点或错误,拒绝接受批评和帮助,最终酿成大祸。 二、故事起源 该典故最早见于: 1. 《韩非子·喻老》:记载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 2.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司马迁记载的是扁鹊与齐桓侯的故事。 3. 宋代周敦颐《周子通书·过》:进一步提炼成语含义,指出“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三、故事内容 1. 初次诊断 扁鹊见到蔡桓公(或齐桓侯),观察其气色后说:“您的病在皮肤表层,若不及时治疗,会加重。”桓公不以为然,认为医生喜欢夸大病情。 2. 二次劝告 十天后,扁鹊再次觐见,指出病已深入肌肉,需尽快治疗。桓公仍不理会,甚至不悦。 3. 三次警告 再过十天,扁鹊说病已进入肠胃,再不医治将无法挽回。桓公依旧不理。 4. 最终结局 第四次见面时,扁鹊看了一眼便离开。桓公派人询问,扁鹊解释:“病在皮肤可用热敷,在肌肉可用针灸,在肠胃可用汤药,但如今已深入骨髓,无药可救。”不久,桓公病发身亡。 四、故事寓意 1. 防微杜渐:小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演变成大灾难。 2. 虚心纳谏:拒绝批评和帮助,只会让错误愈发严重。 3. 正视问题:掩饰缺点比缺点本身更危险。 五、现实启示 个人成长:勇于承认错误,接受他人建议。 企业管理:及时修正管理漏洞,避免积重难返。 社会治理:政策问题需及早调整,防止矛盾激化。 六、相关成语对比 “文过饰非”:强调用借口掩饰错误,而“讳疾忌医”更强调拒绝改正。 “积重难返”:指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解决,与“讳疾忌医”的后果相似。 七、总结 《讳疾忌医》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它提醒人们:面对问题时,逃避和掩饰只会让情况恶化,唯有正视并积极解决,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国学经典#成语故事#讳疾忌医#睡前小故事🔥🔥🔥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5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9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