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1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最近重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让我更加确信了要增强自身的主体性,以前我总是活在一种他人的目光和评价里,唯独忽略了自己,我的场上有很多人,但作为主体的自己被缩小的无限小,像是一个不起眼的旁听的小孩。直到近年来,我走过了很多的路,也读过一些书,遇到过很多优秀的人,我也慢慢找到了在自己。 我开始学着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勇敢的面对冲突和改变。 书中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我觉得很多善良的人宁愿选择自我攻击,怀疑自己,也不会觉得别人有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看吧,善良如果没有一些棱角和原则,就会成为一把刺向的利剑。你的善良应该给值得的人。 有时候我们的心理问题并不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不敢面对,我们用痛苦换取安全感,用怨天尤人逃避责任。每次的抱怨只能强化你的无助感,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我选择什么视角看待是我能够选择的事情。 真正的治愈一定是开始于“我想要改变目前的状态”而不是“他们想要我振作一点”,只要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我手机屏保上是这么一句话:怒时不言,恼时不争,败时不丧,乱时不决,我希望自己能做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真正的主人,而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上面这些都是我看这本书悟到的一些大道理,让我对自己的探索更进一步了一步。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有时猝不及防就陷入生活的泥沼中,此时的我们虽然懂得许多道理却很难救自己于水火,但是没关系,这时候希望你能全然接纳自己的情绪,全然尊重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有内心惶恐不安,徘徊无助的时刻,现在做不到勇敢也没关系,没有人能够规定你应该怎么做,但是请你务必一而再,再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的就自己于这世间水火,人生不过三万天,借了副皮囊来体验了下人生而已,不必执着于种种,我们共勉。#自救指南#人生不过三万天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4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