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88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6: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91
佛本是道! 从一只杯子看懂“无”与“有”。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虚妄”从不是否定存在,而是戳破人心的执念。很多人初听这话,总以为是在否定万物的存在,觉得“虚妄”便是“不存在”,可细想才知,这“虚妄”从来不是指事物本身,而是直指人心的“唯心”:你如何看待一物,一物便以何种模样呈现在你眼前。 你眼前的一只杯子,本无定数:盛水时是解渴的器皿,弹烟灰时是实用的烟缸,插枝玫瑰便成了浪漫的花器,立几支笔又化身顺手的笔筒。可若你动了怒,它转眼就会碎成一地尖锐的玻璃渣。这只杯子从未主动改变,它既没有在身上刻下“水杯”的印记,也没有标榜自己是“花瓶”或“笔筒”,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境下,它却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身份与意义。这便是事物的“空性”,它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属性,不被任何一种“定义”所束缚,如同一张未曾落笔的白纸,纯粹而中性;而你根据自身需求与心境,赋予它不同的用途、定义它不同的身份,便是对“空性”的“妙用”,让事物在与你的互动中,产生了契合当下需求的价值。 倘若你偏要攥着“它只能是杯子”的念头不放,与人争论得面红耳赤,便是“着相”了;为这执念不肯退让,甚至恶语相向,便是“我执”生了根;情绪翻涌时的烦躁、对他人生出的反感,不过是“我执”结出的“烦恼”与“偏见”。 到最后才懂,这世间从没有旁人带来的纠缠,只有自己与自己的较劲。你眼中的世界,不过是内心的投射:你在,万物有了意义;你离,一切归于沉寂。那些让你辗转难眠的人和事,不过是心湖泛起的涟漪。“佛本是道”的真谛:不是要你脱离世界,而是要你在看清事物本质后,以更从容、更通透的心态,与世界相处,与自己和解。#禅拍 #中国传统文化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