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014月前
《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高洁志趣,以下是其经典名句及解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道路漫长艰险,但诗人仍坚定追求真理的决心。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达对理想至死不渝的执着,后演变为成语“九死一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叹百姓生活困苦,体现诗人的民本思想。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以草木凋零隐喻时光易逝,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忧虑。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可牺牲也不愿同流合污,彰显刚正不阿的品格。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以猛禽独行比喻自己不与世俗合流的高洁。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借女子嫉妒美貌,暗指小人诽谤忠良的险恶。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人各有所好,而诗人独以修身立德为终身追求。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与圆难以相合,喻指不同志向者无法共存。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为清白正直而死,是古圣先贤所推崇的崇高选择。 这些名句不仅语言瑰丽,更展现了屈原对理想、道德、政治的深刻思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瑰宝。 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对后世建安七子之一天才曹植,唐初四杰之首天才王勃,诗仙李白以及苏轼有着深远的影响! #原创视频 #涨知识 #国学 #诗词 #古典舞基本功
00:00 / 1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2
00:00 / 2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2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2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小屈原抓周抓的啥? 根据屈原《离骚》自述,他的出生日期非常特别﹣寅年寅月寅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意思是:岁星恰好在孟春正月晨出东方,庚寅的这一天我降生了。据当代学者推算,屈原应当是出生于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庚寅,也就是楚宣王二十八年己卯。按照古代的礼法,男子如果生于寅,那就很不一般,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先兆了。屈原出生在这样特别吉祥的日子,又值新年,阖家高兴万分。 相传在屈原周岁那天,家人按照楚地习俗为他举行“抓周”仪式,将算盘、钱币、书籍、弓箭等物品摆放在他面前,期待他抓取象征未来志向的事物。 一种传说是,小屈原相中了自己喜爱的物件,那是一枝玉雕的白色玉兰花。大家吃了一惊。他的妈妈有点纳闷,玉花虽然精美华贵,但男孩不常用,儿子怎么像女孩一样抓起了玉花?他的爸爸伯庸饱读诗书,熟悉白玉兰花在书籍中的意象,明白这是高洁之物的寓意,高兴地说,儿子选了如此圣洁清雅超凡脱俗的物件,将来必定品性高洁。 另一种传说是,年幼的屈原却对眼前的世俗之物毫无兴趣,反而伸手抓向一卷《诗经》。这一举动令家人惊叹,认为他注定与文学、诗歌结缘,将来必成大器。 其实,学界一般认为抓周习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期尚未成型。上述故事是后人根据其生平创作的传说,旨在表达对他的敬仰。这些传说常与屈原的投江殉国、创作《离骚》、清正廉洁、不慕荣利等事迹,共同构成民间对他的集体记忆,尤其在端午节文化中被反复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文人风骨”的象征。#情感 #离骚 #屈原 #人生感悟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