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3
00:00 / 09: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2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嘉佳1天前
《诗经·小雅·鹤鸣》是一首以自然景象隐喻治国用贤之道的诗歌,全章通过描绘园林中的鹤、鱼、树木、石材等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对人才与德政的呼唤。以下为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九皋:深远的沼泽。皋,水边高地;九,虚指数,言其深远。 渚:水中小洲。 树檀:檀树,古人视其为珍贵木材。 萚(tuò):枯落的枝叶。 错:磨玉的砺石。 榖(gǔ):楮树,树皮可制纸,此处与“檀”对比喻平凡之物。 攻玉:雕琢玉石。 翻译 白鹤在深泽鸣叫,声音传遍四野。鱼儿潜游在深渊,时而浮到浅滩。那令人愉悦的园圃,生长着高大檀树,树下落叶堆积。他山的石头,可以用来磨砺玉器。 白鹤在深泽鸣叫,声音响彻云霄。鱼儿游在浅滩,时而潜入深渊。那令人愉悦的园圃,生长着高大檀树,树下楮树丛生。他山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美玉。 赏析 象征手法: 鹤与鱼:鹤鸣声远,喻贤士虽隐而名扬;鱼潜渊或游渚,喻人才处处皆有,待时而动。 树檀与萚/榖:檀木象征高洁贤才,树下落叶或杂树(榖)暗喻贤愚并存,需辨明选用。 他山之石:借异邦贤才可辅本国政事,强调广纳贤能的重要性。 政治隐喻: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层层铺陈,委婉劝诫君主应重视隐于山野的贤士,善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末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为千古名句,引申为借鉴外力以成己事。 结构特色:两章结构相似,仅变换数字(如“野”与“天”、“萚”与“榖”),通过回环复沓强化主题,体现《诗经》一唱三叹的艺术风格。 思想内涵:反映周代“举贤授能”的政治理想,强调君主需有识才之智、容才之量,亦暗含对隐逸文化的尊重。 后世影响 此诗被历代学者视为“招隐诗”之祖,其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成为常用典故,广泛用于政治、文化乃至日常语境,强调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智慧。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