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5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杜婉冬2天前
这一期音频有一定门槛,但我相信关注我的朋友们都可以get到我 微瘦或者微胖但健康都是好的。 健康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感知并尊重自己的身体信号,知道已经饱了,就不再吃了;也知道是是情绪累了倦了还是真饿了;有能力处理情绪而不依赖身体和进食来缓解;内在是整合的,身体经络是相对通畅、没有淤积的。 通常来说,明显不健康的从正常身材变为过度肥胖或者过度消瘦,都有可能是一个人的内在有着巨大的冲突。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有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遭遇外人无法看见和理解的内心滑铁卢。 我们不要去评判任何人的身材,就像去理解一棵在石缝中长的歪歪扭扭的树一样,不是它不想笔直,而是它所处的环境不允许。 身体是承载我们未处理情绪的容器,身体的疾病或者食欲失常,都是超负荷的情绪代偿。 身体是内在状态的可见映射,过度消瘦的人往往隐喻想要“消失”“紧缩”“不被看见”的愿望。有些人是对自身需求的否定、不配得感;也有些人是讨好童年父母,表达“我不需要太多”,这样就不会被嫌弃、忽略、有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有些人则是无法接纳和承载生命之重。(与创伤有关) 本来健康却节食让自己爆瘦的人内在可能充满了对控制的极度渴望,也就是通过严格控制热量摄入来获得对掌控力的满足从而获得安全感。 过度肥胖则隐喻需要一层保护来缓冲抵御外界的伤害或内心的空虚。(那是饼干,那不是爱) 前几篇公众号文章分析过些许。 过度消瘦或者过度肥胖这两种极端状态往往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世界、真实的需求与被允许的表达之间,存在着巨大而痛苦的冲突。 ” 也就是我们会被这样的内耗消耗巨大的能量,使我们经常觉得没干什么就累得够呛,很难再有足够平稳的情绪和食欲来保持从容的、适度的进食。 不管是我们自己胖了还是身边的人胖了,我们都不应该着急去做“为什么这么不自律”的批判,而是应该去试图理解“是怎样的冲突或者发生,让身体需要以这种形态来应对。” 也就是今天早晨的微博发的那句:以试图理解代替评判来正确的表达爱。 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人正在经历怎样的事件和内在战争,如果换了是我们自己的话,那么最重要一点是,不要急切、自责、强迫自己马上改变身体形态,而应该去倾听自己通过身体在呐喊些什么,通过冥想、写日记、空椅子对话(在我微博搜“空椅子”三个字)来处理那些未被我们看见的创伤和冲突。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