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宜侯夨青铜簋:西周分封制的见证 这是一件异常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物,它上面的长篇铭文记述的内容成为了研究西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这件承载着重要历史信息的青铜器宜侯夨簋,以其精美的造型和深刻的铭文内涵以及独特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西周分封制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件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青铜簋,记录了周康王时期一次重要的分封事件,为后人揭示了西周社会的政治运作和文化传统。 它于1954年在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这件青铜簋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分封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内底铸有的长篇铭文详细记录了周康王对夨的改封过程及其赏赐的内容,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 宜侯夨簋是一件典型的西周青铜礼器,造型庄重大方,工艺精湛。它的通高约25厘米,口径约20厘米,腹深约12厘米。簋体呈圆形,侈口,垂腹,圈足。器身装饰有精美的云雷纹和窃曲纹,器耳则以夔龙纹点缀。 纹饰的设计体现了西周青铜器独特的艺术风格。云雷纹象征着天命和秩序,窃曲纹则寓意吉祥与长寿。夔龙纹的装饰进一步强化了这件器物的神圣性。 宜侯夨青铜簋的铭文共计200余字,是西周中期最长的铭文之一。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对夨的改封过程: 周康王将原本被封于虞地的夨改封至宜地,并赐予相应的土地和人口。这次改封可能是出于政治需要,以加强周王朝对东南部地区的控制。#宜侯夨青铜簋 #国家博物馆 #历史文物 #考古发现 #青铜器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0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
00:00 / 1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8: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