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课文 按题材分类,背古诗更高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共有 111 首古诗词,其中 75 首是新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咏物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思乡诗、送别诗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一百多首古诗,经常学完下册上册忘记一大半,总是一边学一边忘,无法做到“”知新温故”。 🔴按题材类别进行记忆古诗具有以下好处: 1. 系统理解:有助于更系统地把握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和内涵,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 对比分析:方便进行不同题材诗歌之间的对比,发现相似与差异,提升分析能力。 3. 归纳总结思维:能强化归纳总结思维,学会从众多具体作品中提炼共性与个性,培养概括能力。 4. 知识迁移:利于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解模式迁移运用到对新的同题材诗歌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5. 写作借鉴:在写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境和主题,借鉴相应题材诗歌的表达手法和情感抒发方式。 🌸咏物诗是一种以特定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对事物的细致刻画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品格志向等的诗歌体裁。咏物诗常常对所咏之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等进行描绘和渲染,同时在其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感悟、评价或寄托某种寓意、象征,使物具有了人的某些特点或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内涵。它可以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物明理等,让读者在欣赏对物体描写的同时,也能领会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常见的咏物诗所咏之物有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 ☀️值得一提的是,咏物诗表达的意思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其朗朗上口的韵律使得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就能轻松地将这些古诗词背诵下来,早早地在心中种下诗歌的种子,等待着日后的绽放与芬芳。  #小学语文[话题]#     #古诗背诵[话题]#     #咏物诗[话题]#学霸秘籍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第220集】#岳阳楼记 #范仲淹#古诗文#家国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经典散文,以岳阳楼景色为引,抒发政治抱负与人生情怀,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篇目。以下为核心内容梳理: 作者与背景 -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 - 写作背景:此文为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被贬岳州后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借景抒情,暗含对友人的劝慰。 文章结构与核心内容 1. 写景:洞庭湖的两种境界 - 阴雨霏霏时:描绘“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萧瑟景象,引发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愁之情。 - 春和景明时:刻画“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明媚风光,勾起游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悦之感。 2. 抒情:超越个人悲喜的胸怀 - 借两种览物之情的对比,引出“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好坏或个人得失而动摇心志。 - 点明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成为千古名句。 文学特色 - 骈散结合:既有“衔远山,吞长江”的散句气势,也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骈句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层层递进地引出人生哲理,将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 历史影响 - 文中“先忧后乐”的思想成为中国士大夫的精神标杆,至今仍被视为理想人格的象征。 - 岳阳楼因文而名满天下,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文化地标。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