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6: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凯风自南创作注解 一年前就想写一首期盼台湾回归的歌词,无从下笔,直到无意中看到《诗经·邶风·凯风》中的“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被里面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凯风自南”原本是借南风喻母亲的养育之恩,用在这里,刚好能把“祖国”比作母亲,凯风从大陆(南方)吹向台湾(玉山),就像祖国的牵挂跨越海峡,轻轻抚过故土;而“游子”在这阵“凯风”里感受到的,不只是故土的暖意,更是“母亲(祖国)”的呼唤。 琵鹭是从大陆飞到台湾越冬的候鸟,浓浓的春风吹来,琵鹭振翅划过海岸的天空,它也想回海峡那边的家了。 写鹿港是因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彰化的鹿仔港(今鹿港)与福建泉州府晋江蚶江口开放对渡。此后,鹿港也成为台湾游子回福建的重要出发码头,鹿港的青砖留着一代代游子剪不断的缘。 台北夜晚,灯火璀璨,匆匆忙忙的人们,可记 得自己的故乡?你的故乡又在海峡的那一边(其实无论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根始终相连)。另一重意思,故乡指的是祖国,匆匆忙忙的人们是否还记得故土与根。 苍茫的高山,是借用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的意境,站在台北的高山上,眺望远方的海峡,海上映着故乡的月亮,是否也照着回家的船。 第二段副歌中的“灯火映孤单”指台北璀璨美丽的灯火下,思家的游子那么孤单,“可有明月引远帆”指照着故乡的月亮是否也指引着回家的船。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朱朱💫2周前
邶风(7)·凯风 【原文】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音释义】 邶(bèi):《诗经》“十五国风”之一。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棘(jí):落叶灌木,即酸枣。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qú)劳:操劳,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浚(xùn):卫国地名。 睍睆(xiàn huǎn):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 【译文】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邶风·凯风》的核心创作背景是子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愧疚与感念,含义是借自然意象抒发对母亲辛劳的心疼,以及自身未能好好报答的自责。 创作背景 主流观点认为,此诗创作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卫国,作者是家中子女。当时母亲独自抚养七个孩子,付出了极大辛劳,子女长大后,看到母亲因操劳而日渐衰老,对比自身未能给予足够慰藉与回报的现状,内心充满愧疚,于是借“凯风”“棘树”等日常景象,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自责之情。 核心含义 📚歌颂母爱之深:诗中以“棘心夭夭”比喻子女在母亲呵护下成长,用“劬劳”“劳苦”直接点出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直白歌颂了母亲无私、深沉的付出。 📚 抒发子女之愧:反复强调“我无令人”“莫慰母心”,凸显子女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即便有七人,却没能让母亲过上舒心日子,充满了对母亲的愧疚与自责,而非单纯的感恩。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一年前就想写一首期盼台湾回归的歌词,无从下笔,直到无意中看到《诗经·邶风·凯风》中的“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被里面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凯风自南”原本是借南风喻母亲的养育之恩,用在这里,刚好能把“祖国”比作母亲,凯风从大陆(南方)吹向台湾(玉山),就像祖国的牵挂跨越海峡,轻轻抚过故土;而“游子”在这阵“凯风”里感受到的,不只是故土的暖意,更是“母亲(祖国)”的呼唤。 琵鹭是从大陆飞到台湾越冬的候鸟,浓浓的春风吹来,琵鹭振翅划过海岸的天空,它也想回海峡那边的家了。 写鹿港是因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彰化的鹿仔港(今鹿港)与福建泉州府晋江蚶江口开放对渡。此后,鹿港也成为台湾游子回福建的重要出发码头,鹿港的青砖留着一代代游子剪不断的缘。 台北夜晚,灯火璀璨,匆匆忙忙的人们,可还记得自己的故乡?你的故乡又在海峡的那一边(其实无论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根始终相连)。另一重意思,故乡指的是祖国,匆匆忙忙的人们是否还记得故土与根。 苍茫的高山,是借用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的意境,站在台北的高山上,眺望远方的海峡,海上映着故乡的月亮,是否也照着回家的船。 第二段副歌中的“灯火映孤单”指台北璀璨美丽的灯火下,思家的游子那么孤单,“可有明月引远帆”指照着故乡的月亮是否也指引着回家的船。 邶风·凯风 (诗经)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其大致的意思是: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这是一首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的诗歌。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与自责之情。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