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83
刘老庄82壮士是指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的82名战士,他们在1943年的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4连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 3月17日,4连与日伪军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黄昏后突围至刘老庄。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但陷入日伪军重围。 敌人发起猛烈攻击,4连官兵坚定沉着,不畏伤亡,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 身负重伤的白思才、李云鹏组织全连所余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的枪支,端起刺刀扑向敌群。终因众寡悬殊,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刘老庄82壮士的壮举展现了新四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的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战后,当地百姓为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新四军3师7旅将其命名为“刘老庄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刘老庄连”多次参加大阅兵,他们的故事走进校园、社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铭记历史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向英雄致敬 #缅怀先烈 #刘老庄82壮士
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8
一九四三年春,日寇重兵对我淮海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扫荡,三月十八日拂晓,在淮阴刘老庄,第四连的八十二位勇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与数千乡亲转移,毅然以血肉之躯,筑起最后一道防线。面对的是装备精良、兵力数十倍于己的日寇。勇士们依托残破的交通沟,以步枪、手榴弹与炽热的胸膛,一次次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阵前敌军伏尸累累,壕中壮士血染征衣。直至弹尽援绝,他们便挺起刺刀,挥动铁锹,与敌展开最后的白刃肉搏,历经十二小时惨烈鏖战,全连八十二人,自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至每一位战士,悉数壮烈殉国,无一生还,亦无一人退却,以全连玉碎之代价,毙伤敌寇一百七十余众,圆满完成掩护任务! 此一战,朱德总司令誉其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淮阴父老泣血收殓,立碑永祀。为继承这不朽的英魂,新四军第七旅旋即重建连队,并授予其“刘老庄连”这面永载军史的光荣旗帜。八十二位烈士的身躯倒下了,却矗立起一座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丰碑! 一个连队的建制在血火中湮灭,却催生出千万个传承其志的英雄传人。他们的壮举,已然融入人民军队的血脉,化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永恒力量,昭示着:只要精神不灭,英雄就永远活在冲锋的路上!象征着听党指挥、忠于人民、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 #缅怀先烈 #不喝小九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