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圆明园》有感 提及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总让人在惊叹其曾经的辉煌之余,更添几分沉重的叹息。近日,我通过相关纪录片和史料重温了它的兴衰,心中百感交集。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等数代帝王的扩建,汇聚了中外建筑的精华,融合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北方宫殿的恢宏。园内不仅有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蜿蜒曲折的流水假山,还收藏了无数奇珍异宝、名人字画,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它曾是皇家休憩游乐之地,见证了王朝的繁华与荣光。 然而,这份辉煌却在1860年戛然而止。英法联军的铁蹄踏入园中,大肆抢掠之后,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旷世园林。熊熊烈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将昔日的琼楼玉宇化为断壁残垣。看到纪录片中那些残存的石柱、破碎的砖瓦,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悲鸣。那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毁灭,更是一个民族的屈辱印记。它让我深刻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会被欺凌,这份痛彻心扉的历史教训,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联系当下,圆明园的遗址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当看到游客在废墟前驻足沉思,我便想到,我们这一代人虽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绝不能忘记历史。就像我们在学习中,面对困难不能退缩,因为只有不断强大自身,才能守护好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正如其他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一样,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比任何完美的复制品都更具力量,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方能不负先辈,守护家国荣光。 圆明园的兴衰,是一部浓缩的历史长卷。它的美,让我们骄傲;它的毁,让我们警醒。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力量,让我们在复兴之路上更加坚定。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实干笃定前行,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文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