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流浪动物为何越爱越多,在这个人人都喊着“铲屎官”的时代,流浪动物的身影却愈发刺眼。宠物经济更是飙升至数千亿规模。猫咖里的情侣还在对着萌宠打卡微笑,短视频里的可爱瞬间还在收获点赞,朋友圈十条里八条是养宠日常,可那些被遗弃在角落的生命,正用颤抖的身躯,无声质问:为什么爱我的人越多,把我们抛弃的人也越多? 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养宠物,宠物成了孤独的解药。它们不嫌你穷、不跟你吵,你回家时,永远有热烈的奔赴。可慢慢的,养宠变了味——成了“个人有爱的标签”,成了“幸福的标配”。但有多少人爱的是宠物本身,有责任的去爱另一种生命。 冲动养宠,带来的只剩抛弃,多少人因为一张宠物萌照、一段治愈视频,就冲动带毛孩子回家?可滤镜背后,是拆家的狗、掉毛的猫,是看病掏空钱包的账单,是雷打不动的遛弯、铲屎。三分钟热度退去,“可爱”成了烫手山芋,“找个好人家”成了借口。说到底,爱的不是宠物,是个人新鲜感带来的虚妄满足。 它们一步步成了“可抛弃”的附属品 “搬家房东不让养”“怀孕父母不让养,没时间照顾”“分手了宠物是他/她买的,跟我没关系”……在很多人心里,宠物只是人生路上随时能丢的“附属品”。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有法律道德约束,可宠物呢?抛弃成本太低,低到没人把它们当成要守护十几年的生命。救助速度永远追不上被抛弃的速度,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 说到底,流浪动物越爱越多,是因为“爱的速度”跑赢了“责任的速度”。养宠门槛低到尘埃,抛弃代价微乎其微,无辜生命成了自私和无知的牺牲品。真正的铲屎官,铲的不止是它们的排泄物,是对它们这一生的责任和养它们的义务。 希望有一天,我们爱的不再是“养宠”的标签,而是生命本身;选择养宠时,也做好了“陪它一生”的承诺。毕竟,那些街头流浪的小灵魂,不该为人类的“一时冲动”买单,它们的眼神里,藏着太多被抛弃的伤,和对爱的渴望#宠物救助 #流浪动物救助 #立法保护动物 #叶阿灿宠物救助 #领养代替购买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9